虽然还是听得半懂不懂,可是王贲总算开始有点回过味来了,他是不是能理解为汉国再研究草原上的族群构造,然后想要想办法像是曾经的商王朝和周王朝那样先拉拢狄人和戎人为自己所用?

“狄人和戎人的数量众多,但是他们自周王朝后期就不再是草原上的霸主,反而是一再成为新崛起族群的随扈或是垫脚石。按照王上的解说是狄人和戎人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在进步,反而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地要退出历史舞台。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狄人和戎人会因为草原上的某个族群强势崛起更改掉自己的族群称呼,或是会自称自己叫做匈奴,或是其它乱七八糟的名称?”卫翰笑了笑:“一盘散沙的狄人和戎人已经失去了向上的精神,注定是会被某个族群吞并掉……”

“既然是会被某个族群吞并,那么为什么不能是我们?”王贲接了这么一句。

“也许是会被我们一并消灭,也许是会被我们融合。”卫翰收起笑容逐渐变得严肃:“王上的指令是,先期将已经收复的那些部落人口,选出狄人和戎人族群组建仆从军,将他们的家人迁移至内地,然后让他们在我们的监督下向北扩张,消灭更多的部落充实仆从军的数量。”顿了顿,停下来等王贲消化完那句话,这才接着说:“鉴于王中郎(将)熟悉草原,这件事情将由王中郎(将)主持,王上将会另派副将前来协助。”

王氏家族对北方熟悉,对草原上的部落也有下过功夫,因此也才会与蒙氏家族争夺北方的控制权。王氏家族与蒙氏家族的竞争失败,王贲原本以为很难再有把对北方的了解运用到,但是事情来了个峰回路转,加入汉国之后出征塞外,现在又得知自己将会负责运作并建立草原上的仆从军,心里既是振奋又是茫然。

仆从军是个什么玩意?王贲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按照他的理解,仆从军是不是就像藩属国的助战军队?如果是的话,汉国是不是要在草原上扶持一个或者多个藩属国?

别怪王贲晕懵,华夏历史上就是那样,有那么一段时间一个强大的国家宗室拉上一大帮的小弟,那些小弟自然就是藩属国。而藩属国出兵为宗主国助战是缴纳保护费的一种,藩属国在出兵的同时还要自行准备粮草,连带作战的损失也要自行承担。不过,附属国在宗主国获胜之后,却是能够获得对战利品的分润。

宗主国对藩属国有领导的权力,但是没有干涉内政以及直接指挥其军队的权利,内政是由藩属国来自行处理,军队也是由宗主国指挥其将军才能进行调动,若是藩属国的将军不听从宗主国的命令,宗主国也难以调配藩属国的军队。

很显然的事情,汉国才没有想过在草原上扶持什么藩属国,他们想要的是那种可以直接指挥的仆从军,怎么能容得下不能指挥的军队在草原上存在?

听卫翰一解释,王贲就彻底明白了,原来仆从军与华夏历史上的奴隶军团类似,而草原上有那么多的狄人和戎人部落,这两个族群又是在“退化”的种族,易于征服绝对是能够利用的对象,因此汉国就打上了他们的主意。

“我们的脚步不会只是停在内草原,日后必然是会踏及草原深处,因此用最短的时间驯服一些草原部落为我们所用十分有必要,未来在禁军草原深处的时候能够得到极大的助力。”卫翰所说的内草原指的大概是现代内蒙古,现在这片区域被称呼为漠南。

军事上对内草原的占领只是征服的一部分,占领下地盘总还是要形成利用,不然光是占领土地也不过是增加地图上的版图,甚至有可能成为国家的负担。

吕哲对于内草原已经有了规划,尽可能的收服草原部落是在为了那个计划在做前期准备,关乎到的不止是为日后进军草原深处……也即是所谓的漠北,还在为永久性地占据草原做打算。

要是不懂得利用草原,草原对于农耕民族来说确实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农耕民族在占据草原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怎么将大片大片的草原变成农田,可是事实证明草原的土质并不适合用来耕作,哪怕是费时费力地大面积开发出来,那些天地的出产量也是低得可怜,几乎是没有耕种的价值。

因此,农耕民族不是没有打到草原并占据草原过,只是因为不懂得怎么来利用草原,觉得没有占领价值甚至是占领了徒增负担,结果要么是自动放弃草原,要么是任由胡人再占据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