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和戎人从夏王朝时期就与华夏族群纠缠不清,其实在此前是有过混居的历史阶段,所以华夏族群的血脉中其实是有狄人和戎人的血缘关系。

到了商灭夏的时候,狄人和戎人早先其实是站在夏朝那边,后面不知道什么情况反而是和反叛的诸侯国商成了盟友,合力将夏朝灭亡了。

一直到商朝建立,商王朝在早期与狄人和戎人是亲密的盟友关系,可是这个时候的商朝人不止是种地耕田也有游牧的习惯,以为牧场的争夺也就慢慢转为敌对,在姬氏反叛之前商王朝已经和狄人、戎人进行了二百来年的战争,商王朝为了针对狄人和戎人可是建立了几个军团专门和狄人、戎人进行长期的战争,而那个时候商王朝的军团都是以诸侯统率模式,像是妲己的父亲苏护,也就是商王朝的翼州侯苏护就是统帅一个军团(或者叫方面军)的统帅,而姬氏其实也是商王朝的一个统率某支军团的诸侯之一,像是类似的诸侯其实有很多。

商王朝执行的是外紧内松的国策,大王册封的诸侯统率军队在外抗敌,针对的除了狄人和戎人之外还有夷人,恰恰姬氏对付的就是夷人,可是姬氏放下本职工作不干反而不断侵吞同是商王朝组织下的诸侯,那么作为国王的商王自然是不乐意了,结果就将西伯侯季历召唤到朝歌并进行扣押,结果季历的儿子姬昌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是勾结了狄人和戎人开始与自己效忠的对象开战,拖累得父亲季历被当时的商王帝辛杀死并做成肉饼。

姬昌绝对是个狠角色,吃完自己父亲做的肉饼,无视是因为西伯侯国不断攻击周边的诸侯扩张才惹怒所有诸侯的共主商王帝辛,竟是散播什么凤凰落在哪哪哪(他家)的言论来争取道义上的名声,然后又声讨商王朝不断与曾经的盟友狄人、戎人动刀兵进行战争,绝对是一个该被推翻的货色。最后呢,他公开声明只要是选择他们这个阵营的诸侯领地会得到扩张,平民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极力地拉拢占了社会人口至少五成的奴隶,还真干翻了商王朝建立周朝。

不得不提的是,姬昌在反叛的时候,商王朝的军队其实是在外面抵御异族的入侵,然后周军才几乎是没遭遇抵抗杀到朝歌。

周王朝建立之后,毫不意外与曾经一起推翻商王朝的盟友狄人和戎人渐渐成了敌人,有那么几次周王朝就是在曾经的盟友攻击下不得不迁都,更是发生过三千夷人就能杀入周王朝国度的事情。

狄人和戎人的部落非常多,他们也是在北方草原繁衍非常久的种族,可是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会一直是一盘散沙。

王贲听得是头昏脑涨,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吕哲为什么会知道那么久之前的历史,不似乎也不需要他去了解?现在呢,他想知道的是卫翰为什么会说那么多关于狄人和戎人的事情。

第0726章 漠南(十二)

“狄人的几支(部落)从春秋时期便是赵氏(指赵王族)的母(亲)族,曾经对赵氏起到过很大的帮助。在赵国灭亡之前,列国没有一兵一卒支援,只有在草原上听到秦国在攻打赵国的狄人出兵南下支援。”卫翰目视着一脸的迷惑的王贲:“王将军的父辈也参与灭赵之战,王将军更是亲自参与与赵牧遗留在北境的最后一批赵军,对那件事情应当还没有遗忘吗?”

王贲当然是没有忘记,当时的列国没有支援赵国,一支为数大约三五千人的狄人确实是赵国唯一的一支援军。他回应道:“确实,当时是有一批白狄前来救援赵国,似乎是赵氏一两百年前的亲戚?”

那支白狄军队来到赵境之后是被分配到当时在并州牧守的赵牧麾下,后面赵国君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将李牧抓回邯郸,该支白狄军队也就留在了并州。秦国攻克邯郸灭掉赵国之后,很多不在邯郸的赵军都投降,一些没有投降的赵军也先后被秦军所消灭,那些白狄人是为数不多没有投降的部队之一,最后被喜欢砍掉敌人脑袋绑在裤腰带上流着血淋淋猩红鲜血的秦卒给斩尽杀绝了。

“我们在草原上收腹了相当多的部落,发现所谓的匈奴人其实相当多并不是那么回事,那也是为什么在正式称呼上一直泛称为胡人,不称呼匈奴的原因。”卫翰给王贲解开老牌汉军将校对草原人的统一称呼,然后接着说:“他们之中有狄人、戎人,也不缺乏呼揭人和一些连族群名字都没有的部落。狄人和戎人之中有黄色人种也有白色人种,呼揭人则全部都是白色人种。我们发现凡是白色人种的胡人都是来自于西方,只有长期在东方栖息的胡人才会是与我们肤色相同但是五官有区别的胡人。”

“……”王贲还是没理解卫翰说那么多是想说些什么。他清楚后面来的这个第五骑兵军团的中郎将军团长说那么多绝对不是毫无意义,也就耐心继续听下去。

“匈奴以其说是一个种族,还不如说是一个不分肤色、种族、文化的阵营,真正的匈奴人是从哪里来不去做计较,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考虑和思索。”卫翰看一眼旁边的徐志,然后重新转头看向王贲:“为什么草原上部落最多也是人口最多的狄人和戎人不是目前草原上的主体,哦……所谓的主体就是主导者。那么多部落和人口的狄人和戎人为什么是匈奴领导下的随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