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乌衣高家(4k)

船家不太理解杜鸢的意思,但还是笑着答道:

“公子您这话说的,县城里,那肯定人多的多了。”

杜鸢颔首道:

“那就好,那就好啊!”

我啊,最喜欢人多了!

船家哪里猜得透这哑谜?又见先前问的事还没个准话,老船家只好搓了搓手里的竹篙,又把话头捡了回来,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那公子,老朽方才问的事,您看?”

杜鸢指了指船家去往的方向说道:

“等到了县城,您就知道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船家纵有满心疑惑也不好再追问,只能按捺下好奇,重新握紧竹篙,弯腰发力,竹篙破开水面的声响里,小船依旧稳稳地朝着县城的方向划去。

那大青鱼自然也就跟在船下托着小船前行。

有了大青鱼的助力,这一趟就快了许多。

没有多久,杜鸢便是看见了船家口中的河西县。

可能是临近澜河的因素,原本不大不小的甜水河,在这儿都开始宽阔了起来,许多渔船更在上面来来往往,循环往复。

因为来到了自己家乡,船家的话也越发多了起来,内里还带着几分难得的自豪:

“咱们河西县啊,虽然划的是中县,可实际上却该是上县,老朽年轻时也走过不少地方,好几个州的地界下来,都难见一两个能和我们河西县比的。”

杜鸢顺着他的目光望向那片日渐清晰的城镇——青灰屋脊连绵成片,鼎盛的烟火气更是几乎裹进了风里扑面而来。

即便还隔着段水路,且他如今儒家一脉的眼力也只算凑合,都能瞧出县城上空萦绕的不俗气象。

显然,船家这话绝非虚言。

他颔首应道:

“您说得没错,确实是块好地方。只是不知这县城里,可有什么需要留意的说道?”

可听了这话,原本还笑呵呵的船家突然压低了声音的对着杜鸢说道:

“公子啊,您瞧着分外年轻,又是外地来的,所以多半不知道,我可得给您提提醒。这里面啊,是有些避讳的!”

“哦,县城繁华,可是好事,这能有什么避讳?”

船家先重重叹了口气:

“正常来说,当然是这样,只是咱们河西县有点不太一样。而且这事还牵涉到皇上呢!”

“此话怎讲?”杜鸢略微好奇,一个县怎么还牵涉到皇帝了。

“我们河西县,在天宝年之前,别说中县了,下县都抬举了。是天宝元年,也就在天子登临大宝那年,我们河西县来了一个县令,同样是分外年轻,瞅着啊,多半也就和您一般岁数。”

“出身更是显贵,这位县太爷啊。”船家愈发压低声音,几乎要贴到杜鸢耳边,“人家是高家出身!而且听说是高氏一族里最矜贵的那拨人!”

“最开始,我们对此都不信,觉得那般贵人那里能来我们这破落地方?可事实上,人家不仅来了,而且干的那是人人叫好!”

“只用了三年,就叫整个县焕然一新!后来更瞧准了澜河与玲珑江汇流对冲的奇景,一口气写了八篇传世的好文章,不仅引来了满天下的游人,还借着这股势头,把咱河西县的根基彻底盘活了!”

杜鸢心中恍然。原来这位县令是瞧透了河西县的根本优势,正是这江河汇流对冲的奇景。

再加上他本身文采出众,竟是借着诗文造势,把这里打造成了一处“游赏胜地”,以此带动了整个县的生计?

“既是如此,那本该是天大的好事,怎会反倒要避讳?”

这话让船家猛地一愣,手里的竹篙都顿了顿,看杜鸢的眼神像是在看什么稀奇物件:

“公子!咱这位县太爷,他、他可是高家人啊!高家!乌衣高家的那个高!”

乌衣高家?杜鸢眉峰微蹙,认真回想一路行来听人闲谈的见闻,记忆里却半点没有这名号的影子。

他坦诚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歉意:

“恕我杜某平日两耳不闻窗外事,竟不知这乌衣高家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