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却整理情绪,可当看到遍布宫中的素色白绫后,他们依旧不敢置信,皇帝怎么突然就驾崩了?
先帝驾崩还不到一年!
新皇元年的年号才用了不到半年,竟然就直接驾崩了!
很多臣子只觉得天都要塌了,大明将何去何从,他们浑浑噩噩的进了宫,见到皇帝的棺椁,而后痛哭失声。
朱高炽在臣子中的威望的确是高,他这一死,很多臣子是真的如丧考妣,哭的完全是真心实意。
当初朱元璋死的时候,甚至就连李祺都忍不住想要笑,二者之间可谓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诸位,陛下在前日,召集英国公张辅……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显穆入宫,作下遗诏,今日群臣入宫,正当宣读。”
一众高官譬如左右都御史、六部尚书等人,闻言有些艳羡的望了杨士奇等人一眼,在皇帝临终前,被召进宫中的,便是皇帝真正的心腹。
此番内阁六人都入宫见到了皇帝最后一面,而六部尚书之中,却有三人没能进宫,落在世人眼中,便是威势不同了。
李显穆亲自宣读了他替皇帝写下的遗诏,这份遗诏读完之后,皇宫之中又是一片震天的痛苦之声,这次可不仅仅是文官们在哭了。
那些宫人甚至于后妃,都不住的叩首。
谁都没想到,大行皇帝竟然会在遗诏之中,将太祖的殉葬之策免除。
要知道大行皇帝的后妃并不少,其中没有子嗣的是大多数,其中绝大多数都要为之殉葬,只有类似于张辅的女儿张贵妃这种家世煊赫的,才能因为父亲的缘故,而得到开恩。
纵然日后只能在皇家寺庙中青灯古佛,那也比殉葬好太多了,这是绝对的仁政。
后妃和宫人的痛哭是真心实意的。
文官们也是真心实意,他们的想法和李显穆一样,这么一个仁善又有能力的明君,竟然就这么驾崩了,越想越觉得可惜到了极点。
下一个皇帝,能比得上这个吗?
“大行皇帝驾崩,蒙皇后娘娘信重,治丧之事,由我负责。”
李显穆环视群臣一眼后,沉声道:“一应事务,礼部尚书先拿个章程出来,报在我这里。
大行皇帝的庙号、谥号,三品以上皆入殿商议,由新皇裁定。”
新皇。
群臣心中皆是一颤,朱瞻基也从黑压压的人群中抬起头来,他望着身后殿中父亲的棺椁,沉默了一瞬。
“请陛下圣裁!”
先是一声默然,而后是齐声振作,“请陛下圣裁!”
国不可一日无君,登基大典自然是稍后再办,但君臣之分却要尽快定下,毕竟在外还好豺狼虎豹,虎视眈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数人如同潮水一般,向着大明的新皇俯首,朱瞻基曾经无数次见到这幅场景,无数人向他的爷爷和父亲跪拜,可这是第一次,他成为了这个主角。
一股油然而生的豪气顿然从胸膛之中升起,在此刻,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天下至尊。
他明白了当初他父亲在看到皇爷爷棺椁时,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他本就英武,本就身姿笔挺,可此刻他的腰板愈发的直,因为在他的头上,再也没有人。
他就是天!
“众卿平身!”他的声音也前所未有的威严,往日的一丝不着调彻底消散不见。
李显穆望去,微微点了点头。
那把神奇的椅子,再次改变了一个人,在人坐在上面的那一瞬间!
一个不属于男、不属于女的生物诞生了,它的名字叫做——皇帝!
————
仁宗为帝一岁,丰功盛德固不可得,而为臣民所共盛赞者,有五:敬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此五者行于天下,所以为仁也。
崩殂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深山穷谷莫不奔走悲号而不能止,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明兴五百载,号称太平,至今民思之者,莫如仁宗皇帝!——《明史·仁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