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崇祯没那么笨

可如果固执,那事情就麻烦了。

沈言之摇摇头。

“固执不固执的,都无所谓,崇祯他现在能接触到自己太祖太宗传输给他的信息,他固不固执意义已经不大了,毕竟他不敢不听自己太祖太宗的话。

而且我个人觉得,崇祯也没有很多人所认为的那么傻。”

“怎么说?”韩信好奇。

李清照也暂时停下手中的笔,看向沈言之。

“我高中学的是理科,历史学得不是很深。

大学学的是医,历史只是公共大课,我也不怎么去上。

我接受的历史教育里,都说清军入关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崇祯却花了大多的功夫在抵御清军上,因而削弱了去应对更大的隐患的力量。

这更大的隐患,也就是内忧。”

“是啊,我看网上也有人说清军入关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内的,崇祯应该更专注处理内忧,而不是花那么多功夫去对付后金的女真人啊。”韩信挠头。

“是啊,网上,还有一些讲得不太深的历史课本都是这么说的。

可是呢……

我们就不说远的,就说说媺娖和慈烺来上学的崇祯六年吧。

这一年,皇太极已经将八旗扩大到蒙古和北京边缘,大明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也是在这一年投降了后金,投靠皇太极去了。

而且孔有德和耿仲明还带了一万二千员大明精锐,以及很多红夷大炮投靠皇太极,又送人又送兵的。

皇太极对大明已经渗透到这个程度了,他在侵蚀,他的势力一直在向南,难道崇祯眼睁睁看着皇太极把孔有德那群明将都撬走却视而不见不去管?

难道崇祯要看着那么多边关明军被皇太极策反,那么多大明火器也随着投降明军送到皇太极军营里,却视而不见不去管?

我举的还只是慈烺和媺娖来上学的这一年里发生的事,其他时候呢,后金又给了崇祯多大的压力?

所以我不觉得崇祯花费那么大的功夫去抗后金,去对抗皇太极是错的。

崇祯他或许不是非常聪明,但是他真的尽力了,他很多是有没有选择。

如果真像后人说的那样,清军入关是偶然,说崇祯的方向是错的,崇祯就不应该花费那么多心力在抵抗皇太极的侵蚀了,而应该把点放在处理内忧上……

如果真是这样,崇祯灭了李自成,导致顾不上边关,让大明灭于皇太极,后人是不是也会说,李自成是偶然现象,崇祯应该先去对抗皇太极?

后人总喜欢高高在上,以上帝视角去看历史,然后得出崇祯很笨的结论,可如果真的站在崇祯的角度就会发现,他真的很难。

很多时候他真的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