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些话的时候,沈言之其实也觉得崇祯挺惨的。
放在他那个位置,哪怕是一个接受过正统帝王教育的人来了,都得手忙脚乱,何况崇祯。
有人拿他和邓绥对比,说同样是内忧外患加自然灾害,而且邓绥的年代自然灾害更严重,平均每三四个月来一次大型自然灾害,还总是边关告急,邓绥都能熬过来。
而且不是通过加重赋税增加百姓负担的方式熬过来的。
邓绥是靠着硬实力挺,居然真的能挺过来。
怎么到了崇祯这里就亡国了。
崇祯和邓绥比,简直就是废物啊。
沈言之觉得这样对比,对崇祯很不公平。
认真看过邓绥那段历史的,都能知道邓绥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变态处境。
整个东汉历史195年,有正史记载的大型自然灾害总共有接近三百次。
其中有六十次,整整五分之一,都集中发生在邓绥执政的那十五年。
算下来,邓绥执政时期,平均每三个月就来一次大型自然灾害。
冰雹、水灾、冰灾、旱灾、蝗灾、风灾、虫灾、地震……接踵而至。
这些自然灾害的规模都是十分庞大的。
这六十次自然灾害,还仅仅是有记载的大型,波及很大范围的自然灾害,那些小型自然灾害更是不计其数。
比如邓绥刚开始执政的那一年,河东郡的王屋山就崩了,接着三十七个郡国同时爆发大洪水,农田被毁,老百姓死伤无数。
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除了这些自然灾害,邓绥执政的那十五年,边关就没安定过。
面对这样的情况,哪个天才来了都得焦头烂额。
邓绥还面临着一个影响到执政根基的大问题——
她是个女人。
因为是个女人,她执政被满朝文武反对,尤其是文官反对。
哪怕那时候大汉已经十分危急,很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执政者才能稳住局势,那群文官也极力要求邓绥还政于年幼的汉安帝。
邓绥哪肯?汉安帝那时候才十三岁,把破篓子一样内忧外患不断的大汉交给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不就等于亡国?
邓绥坚持不把权利交出去,于是反对她的声音甚嚣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