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崇祯没那么笨

幼儿园开了也有好几个月了,每次哪个朝代来个小朋友,或者招到哪个朝代的人来当教职工,都能帮帮他们的朝代。

对崇祯,沈言之那是必须帮的。

毕竟崇祯之后,入主中原的是那个把汉人杀到只剩下几千万人的野蛮民族。

安史之乱死的人还没清军屠杀的人口多。

导致清初人口凋零。

西汉初年也是人口凋敝,但刘邦吕雉以道家治国,吕雉和刘恒又进一步废除无数苛政,老百姓的生活是越来越好的。

如果清朝统治者能像西汉的吕雉、刘恒一样好好收拾烂摊子,对百姓好点也就罢了。

他们却只会对着汉人继续无尽地压榨,防着汉人,压制汉人。

红薯传入中原后,可以养活更多人口,婴儿早夭率下降,孩子也容易养大,让清朝中期有过一段时间的人口爆炸期,被他们清朝的史官,以及未来的遗老遗少们称为“康乾盛世”。

然而一个已经落后于世界几百年的王朝,谈何盛世?

清朝的时候汉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清末华夏民族又是遭受什么样的耻辱,只要是个汉人,都不应该忘记。

沈言之有这个机会灭清,自然是要抓住的。

“园长,你在干什么?”沈言之正在翻阅资料,李清照走了进来。

她身后还跟着韩信。

韩信都快成了李清照的小跟班了,毕竟年纪相仿,又都是直来直去的性格,合得来也正常。

“我在想怎么帮崇祯。

你俩也来看看?你们看,这是我的一些思路。”沈言之把他画的一个草图递给李清照和韩信。

“啊!我俩刚好也想来找园长说这个事呢。”

“好,那一起过来吧。”沈言之叫李清照和韩信一起坐下。

沈言之在他的草图上写了好几个帮崇祯的方向,李清照在认真看,也拿着笔在上面写一些自己的想法。

韩信一看,不是兵法,他就没参与在里面增加内容,让李清照一个人写。

“园长,我平时只顾着看兵法了,史书没有你们了解得那么多,我怎么感觉好多人都说崇祯很固执,很笨的样子?这还能帮吗?”韩信有些担心。

笨没关系,只要听劝,就都是好孩子。

比如刘禅,那确实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可他听诸葛亮的话啊,靠着照着诸葛亮留下的《出师表》都能守着蜀汉守了几十年。

那几十年,不管是北方的曹魏,还是江东的吴国,民间暴动都接连发生,刘禅硬生生能稳住蜀汉没有暴动,这不就说明不够聪明没关系,只要不固执,肯听劝,也能把国家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