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各种复杂的情况,就更不用多说了了。
再加上官方的户籍资质本身都是手写记录,随着记录的增多,卷宗堆积如山。
面对庞大且时刻变动的人口数据,想要做到完全准确的统计,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洪水来临后,许多村庄被无情地淹没,化为泽国。
连寻找他们身边熟悉的人进行调查都变得异常困难,而官府那边又没有准确的资料登记。
在这种信息匮乏,资料混乱不堪的情况下,想要获取精确的死亡人口数据,自然也是痴心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充其量,那也只是一个粗略的估计值罢了!
但刚才河南巡抚郑鸿渐和巡按赵清直在向他汇报时,却完全没有提及这一点,反而说得言之凿凿,就好像他们掌握着精确无误的数字。
这让朱允熥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怒气。
然而,转念一想,他又稍稍平息了些许怒火。
报喜不报忧,这是官场由来已久的传统,亦是为官者的一种“生存之道”。
郑鸿渐和赵清直所汇报的,或许是那些已经统计查清,有确切资料证明或者已经找到了尸首的死亡人口。
至于其他无法查证,或者尸骨无存、音讯全无的人,那便只能将其归结为“失踪人口”,而非直接计入“死亡人口”。
二人汇报了一大堆数字,却始终没有提及失踪人口的具体数量。
那么,他们口中所说的“死亡人口”,便是指当下已经统计清楚、能够确定的遇难人数,从这个角度来说,也不能说他们有什么错。
只不过,这种汇报方式或多或少都带着刻意误导的嫌疑,让皇帝误以为那便是全部的受灾死亡人数。
而实际的遇难人数,恐怕要比他们汇报的数字高出很多很多。
周安民之所以不敢那样说,首先是因为商丘县的灾情实在太过严重了。
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方被洪水无情淹没,损失之惨重,简直难以想象。
而他作为新上任的县令,需要肩负起灾后的救灾与重建工作的重任。
若他刻意隐瞒不报,让朝廷误以为受灾损失较小,那么相应的救灾与重建拨款的钱财也会大幅减少,这将直接导致他无法有效地开展后续工作,无法安抚和救济百万灾民。
若被上面查出来,那就是都是他的责任了。
这与河南巡抚巡按想要将事情捂住一些,少报一点损失,以便“肉烂在锅里”,不被朝廷彻底知晓的心思是完全不同的。
最重要的是,周安民是新上任的县令,黄河溃堤造成的巨大损失,与他并没有任何关系,责任不在他身上。
他只需要全心处理好善后工作,将灾情如实上报即可。
如果他在这个过程中有所隐瞒,那么被隐瞒的那一部分责任,最终便会由他来承担。
周安民当然不愿意替前任背负这沉重的包袱,也为他人的过失买单。
只有将所有灾情全部如实报上去,甚至还要适当夸大一点,他才能完全免除责任,后续处理起来也不会那么麻烦,能获得朝廷更多钱粮的支持。
这显然与河南巡抚、巡按的立场和利益截然不同。
他们两人是在自己的任上发生了黄河溃堤的惨剧,灾情损失越大,他们的责任也就越大,仕途所受的影响也越深。
自然要尽可能将上报的损失压低一点,以减轻自身罪责。
由此观之,他们二人所汇报的数据,其真实性和可信度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
:https://www.81efdc260.xyz。手机版:https://m.81efdc260.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