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页

每一档节目的总费用都列举了出来,十二档在播节目中,最多不超过23亿,即《奔跑吧兄弟》,一年做了52期,平均一集才440万,单价竟然如此之少,大出主管的预料。

最少的则是《超级变变变》,一年的制作费用才不到1000万元,换回来的收益竟然是-3000万。

“负数?你们确定这档节目没搞错?”

主管指着大大的负数,觉得不可思议。

sion解释道:“《超级变变变》这份数据是从红枫广电系统内部得到的,相当准确。杨安有一个规定,《超级变变变》是一档公益性节目,没有任何广告收益,只有极少的c类垃圾级广告标的,这些用来支付给红枫卫视的费用。每一期请来12位不同的嘉宾也都是象征性领着1元钱的片酬,节目组承担所有参赛者和嘉宾的车马住宿以及饮食费用,而且每年固定投入到全国青少年创新发明安然基金会3000万元,每年的制作费用结余之后,不足部分由公司补齐,这就是-3000万的原因。”

主管对这个细节倒是不太清楚,有点愣,怎么一家民营企业会对这种国家级的发明创造比赛这么有兴趣?

“这个杨安有点古怪啊!”主管摇了摇头。

再就是杂费,杂费包括了市场运营,公关,各类耗材的正常消耗等等,才5600万的费用,主管又奇怪了:“难道他们都不做市场推广运营?”

另一个员工答道:“他们还真的很少做推广运营,主要是杨安自己本身就是顶级艺人,粉丝上亿,随便在微博发一句话,就可以省去几百万的宣传费,效果还特别精准。另外,我听artner说,他们偶尔有市场运营费用,但大多数都走现金账,完全查不到用了多少,用在哪里,这是私人企业的通病。”

artner指的是更专业的商业间谍,他们数据采集使用了一部分这些人提供的情报,双方心照不宣。

主管问道:“现金费用?他们莫非是在行贿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是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下面员工都表示不清楚,这种商业核心机密,不是安然内部高层领导是绝对不可能知道的,他们想从想artner手中购买这些数据,但对方表示无可奉告,实在是太难打探到杨安身边核心员工的消息了。

又问了很多不合常理的情况,主管自己也有点晕。

他是从香港那边调过来的业务主管,对大陆内地的情况了解不太深,见杨安的赚钱速度比抢银行还要快,他在震惊之外,就是无尽的羡慕嫉妒了。

“还是中国人的钱好赚啊,十四亿的人口红利,随便上一个综艺节目,至少有几千万人看到,直接或间接带来的经济利益实在是不敢想啊,太夸张了!”

主管叹着气,屏退了其他人,吩咐下去:“今天下午自由活动,一直到晚上8点,你们回来一起看《极限挑战》,将最后的数据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