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美英联合作战司令部的计划是让“怀俄明”号和“阿肯色”号一同护送44艘船舶集结编组的z-0720船队返回北美,但就在船队启程前两天,“阿肯色”号在弗洛里斯岛附近海域巡航时不幸触雷,造成舰艏大量进水,而后艰难返回港口,此次任务便由“怀俄明”号独自领衔。

“阿肯色”号因受创而缺席护航部队,加之美英航母编队刚刚遭遇了一场覆灭式的打击,哈罗德·斯塔克及其麾下官兵是带着沉重而又忐忑的心情驶离弗洛里斯岛的。因是从战区返航北美,多数船只都是空载,仅运兵船搭载了送返后方的伤员,所以航速要较满载航行时更快一些。斯塔克希望此行顺利,但指挥官的直觉告诉他,此行很难一帆风顺,当敌方水上侦察机出现在船队上空时,这种直觉得到了应验,他一边派出随舰搭载的水上侦察机进行警戒侦察,一面将自己的预判报告给了设立在特塞尔岛的联军作战指挥部。

及至午后,原本阳光灿烂的海面突然脸色大变,狂烈地海风卷起一米多高地海浪汹涌扑来,在万吨战舰上也能感受到这来自海洋的力量,外派的水上飞机未能觅得敌踪便匆匆返回。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哈罗德·斯塔克的心情也在随之起伏。

下午四时许,敌方舰队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雷达屏幕上。

斯塔克毫不迟疑地发出了战斗警报,并调遣美国驱逐舰“克拉克”号前去侦察敌情。大约半小时后,这艘大型巡洋舰发来电报,根据目测观察情况,敌舰队由两艘战巡和两艘轻巡组成。接着,为了进一步探明敌情,装备双联装127毫米舰炮和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的“克拉克”号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然而双方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几轮齐射之后,这艘美国驱逐舰便中弹起火。德国人丝毫没有怜悯勇者的意思,两艘轻巡洋舰迅速迫近到距离“克拉克”号大约四千米的位置,用准确的齐射将它送入海底。

几乎就在“克拉克”号战沉的同时,斯塔克将军也收到了来自特塞尔岛联军司令部的密电:支援舰队正在赶来,无论如何拖住同盟国舰队至少10小时。

拿着这份电报,斯塔克的手在微微颤抖着,10小时对于一个人漫长的生命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在如狼似虎的同盟国舰队面前,这支船队也许只够它们填饱独自而已,然而形势由不得他多作考虑,这位美国海军少将忍痛让手下向整个船队发出命令:“保持队形,谨防敌方潜艇突袭!”

不多时,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回荡着隆隆的炮声,当高爆型炮弹以超过两倍音速的速度脱离炮管时,发射药不完全燃烧后产生的大股烟尘便在一瞬间喷涌而出,在两艘德国战巡右舷形成一团团不规则的巨大烟幕。

在海上视线不佳的情况下,威廉·马沙尔仍祭出了声名鹊起的“约阿希姆战术”,即在常规交战射程之外发动炮击。随后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两艘德弗林格级战列巡洋舰以三分钟两轮的平均射速向美英船队发射了超过400发炮弹……

“上帝拯救我们!”

看着百米开外海面上高高扬起的白色水柱,“怀俄明”号战列舰上的好些水手都不厌其烦的在胸口划着十字,这样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是足够安全的,但近处的一艘货轮可就不一样了。当炮弹爆炸激起的时,那也意味着危险随之而来,12英寸炮弹——那显然是高爆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以及向四周飞射的弹片可以轻易杀伤一条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货轮上的人员,而在先前的炮击中,多艘货轮已经因为这样近距离落下的炮弹出现了人员损失,尽管到目前为止整个船队还没有一艘船只被炮弹直接命中,人们却早已在不停的祈祷着,祈祷上帝不要将自己抛弃在这遥远的大海上。

“真担心下一发……噢,我的上帝!它还是发生了!”年轻的水兵双手捂脸,此刻在他的视线里又扬起了一排新的水柱,虽然从高度和粗细程度上看它们的威力要稍小一些,但它们却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一艘不足万吨的货轮边上,灰色的货船瞬间被白色的水柱所压制,那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某人被一群恶汉袭击的场景。有经验的水手这时候则会想到更深入的问题——普通货轮的船壳如何能抵挡近失弹的破坏力?海水恐怕正通过船壁破口灌入船舱,如果不能及时堵住破漏,情况恐怕会迅速恶化的!

不一会儿,看似强大的“怀俄明”号也以全部的12门主炮朝着自己左舷进行了一次齐射,12英寸火炮齐鸣的声势鼓舞人心,但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盲目的射击是不能指望命中率的。

两分钟时间,一根烟还没有吸完,敌人的炮弹便又如期而至,它们呼啸而来的声音简直就是死神的风笛,整个船队中,唯有“怀俄明”号不惧怕远距离打来的12英寸炮弹,但德国人似乎对这艘美国战列舰丝毫不感兴趣,炮弹都远远的避开了它所在的区域,船队后部成了德国人的重点攻击目标。

每当敌方带来的炮弹落水爆炸之时,斯塔克总是故作沉稳的站在原地,却极其关注周围军官的第一反应,“感谢上帝”的声音总能稍稍减轻他心头的压力,而当有人喊出“我的上帝”时,那便意味着德国人的炮弹近到足够让某一条货轮出现损失,这时候他脸部肌肉总会不经意的抽搐几下,心仿佛受到了敌人的直接鞭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