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页

“5度左转一个罗经点,保持航速24!”舰长安德瑞克上校照例在第一时间将指挥官的命令传达下去。

十几秒之后,“德弗林格”号开始转动它的舰首,紧接着,跟在后面的姊妹舰“吕佐夫”号以如出一辙的姿态调整航向,然后是像尾巴一样的两艘轻巡洋舰。

自从成为第2侦察舰队指挥官以来,马沙尔已在心里无数遍赞美这对姊妹舰的优美。虽然德弗林格级在常人眼里只是昨日黄花,马沙尔却从未有过轻视之心。修长的舰形赋予了它们体型不相符的轻盈,简洁的线条兼具美观和实用意义,而在军人眼里,它们的雄武主炮是最具魅力的地方。从主舰桥朝前看,四门前主炮总是雄赳赳的直指前方,而当它们随着硕大厚实且拥有叫人舒服的外形的炮塔转动时,又会让人感觉到一种战斗来临前的热血沸腾。

明媚的阳光下,和煦的海风拂面而过。如果不是在执行作战任务,舰员们完全可以在甲板上拉张吊床晒着太阳小憩一下,那绝对是海上航行途中最惬意的事情,但这里是美英海军的控制区域,随时可能会有美英舰艇或战机经过,而且靠近美制岸基雷达的探测范围,稍有不慎就有陷入苦战的危险。

正是考虑到隐蔽行踪的技术需求,马沙尔既没有派出水上侦察机,也没有启用舰载雷达,而是凭着经验率领这支袭击舰编队在这片海域游弋。不多时,战斗舰桥上的内部通讯电话的铃铃铃的响了。

“司令部发来电报,据可靠情报,明日将有一支补给船队从弗洛里斯岛启程返航北美,但具体时间不明,航线不明,护航兵力不明,命我们见机行事。另,从今早的空中侦察情况来看,敌方主力舰队仍在特塞尔海域待命。”

听取了参谋军官转呈的报告,马沙尔好像很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继续保持警戒!”

舰长安德瑞克上校提醒道:“虽然敌人的主力舰队没有异动,我们仍有可能在这片海域遭遇强劲的对手,最需要提防的就是新近从北美调来的那两艘怀俄明级,它们的总体性能固然不及我们的德弗林格级,一旦遭遇,我们也没有把握迅速解决它们,如果它们被编入护航舰队,情况就比较棘手了。”

马沙尔瞥了他一眼:“我有种奇怪的预感,这次出战很可能会遇上它们,但这不见得是坏事。”

第184章 马沙尔的闪光(中)

一如“腓特烈·凯撒”船团在出发前就被对手盯上,代号z-0720的美英护航船队还未离开弗洛里斯海域,即遭到德国潜艇的盯梢,这狡黠的潜伏者悄悄跟在船队后面,直到蓄电池耗尽,无法继续潜航,便将天线连同潜望镜伸出海面,把有关目标方位、行踪以及探查到的构成情况传递出去。

接获准确敌情,领命担当先锋的威廉·马沙尔立即会同僚属制定了袭击路线,并于三个小时后首次派出两架he-60型水上侦察机,用以确认美英船队的位置和护航兵力。稍晚些的时候,马沙尔得到了一份相当详实的空中侦察报告,跟他预感的情况稍有不同,为船队护航的舰艇当中只有一艘怀俄明级战列舰,余下舰艇吨位最大的是两艘20年代中后期设计建造的北安普敦级重巡洋舰,另有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扫雷艇十数艘。这样的护航部队用来应付敌方潜艇的袭扰是绰绰有余的,对抗巡洋舰分队级别的敌方战力亦是游刃有余。

z-0720船队指挥官是以组织能力出色而著称的美国海军少将哈罗德·斯塔克,他同时兼任着大西洋第4巡逻舰队司令的职务,麾下编有两艘怀俄明级战列舰、两艘北安普敦级重巡洋舰以及多艘轻巡洋舰、驱逐舰。怀俄明级战列舰是标准的无畏舰,安装12门305毫米口径主炮,六座炮塔采用成对背负式的方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主炮上海风对舰体上层建筑影响较小。该级战列舰共建造两艘,即“怀俄明”号和“阿肯色”号,这对姊妹舰均于1912年服役。

按照利默里克海军条约的条款,美国海军的怀俄明级、佛罗里达级和德国海军的赫尔格兰级、拿骚级都必须退出现役,只不过在阵营对立的局势下,谁也没有放下戒心,真正削弱自身实力,两艘怀俄明级和两艘佛罗里达级在拆除后主炮后转为训练舰,当国际局势日益紧张,战争一触即发之时,美国人很快就让这些训练舰恢复到了现役状态,顺带对它们进行了小幅度的技术改装,安装了新式观瞄和火控设备,使之足以胜任当前态势下的二线任务。

怀俄明级标准排水量26000吨,按照美国海军当初的设计要求,是能够跟德国的国王级无畏舰相匹敌的战舰,但当上一场大战的烽烟散去,美国人赫然发现自己的主力舰跟英国人一样处于相当尴尬的位置:若是单舰对抗,怀俄明级的防护明显不足以抵挡德国主力舰的精准重拳;舰队交战,美国人既没有航母用以提供作战侦察和空中掩护,又缺乏强有效的舰载防空武器抵御敌方空袭。经过无数次的兵棋推演和战略推算,美国海军确信自己无法单独对抗德国海军,所以在2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人只敢暗地里搞些动作,甚至“爱荷达”号在邻居家门前被炸沉,到头来仅仅采取了经济上的制裁手段,但那个震惊全美、轰动世界的大事件坚定了美国人的参战决心,而后才有了美英联盟和亚速尔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