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余开始无语了,他最受不了刘邦的一点就是,刘邦从来不讲什么面子,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也吸取正确的观点,然后又不妨碍刘邦反复捉弄和以势压人。
“秦王肯定是要吸收一些土著的嘛!”刘邦对着满脸郁闷的陈余挤眉弄眼,说道:“要不只是从帝国本土带那些人,能在异国他乡的土地……”,说到这他反应过来有点说错了,改口道:“在封地上发展得起来?”
陈余好像察觉到刘邦一些打算,瞪大了眼睛,说道:“你向中枢上书接纳异族商人,不会是为了打着卖秦王一些面子吧?”
事实上刘邦还真的是那样的打算,除了卖秦王扶苏一个面子之外,他还能从那些商人那里获得直接的好处。另外,他也真心是觉得接纳一些富有的商人对帝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咱们出使中亚,还可能去更加遥远的地中海啥玩意的地方,喊出的口号是为帝国寻找商贸的交易对象。”刘邦一脸的正经,昂了昂下巴,挽着胡须:“接纳那些商人又不是立刻让他们成为帝国一员,不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纳税额度?有了了解中亚情势的那些人,对咱们还是有好处的吧?”
第1036章 无法不恐惧
接纳有产者成为一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欢迎自带财产投奔的人群,越是强大的国家对非本国民众的这种行为越是欢迎,因为这是一种变相的掠夺手段。
当然,刘邦其实没有想那么多,他就是收到了不少的好处,本着一种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想法,用着非常不负责的态度,借着职务的便利写了封信寄回中枢。
中亚的战乱真的相当严重,国家与国家在打,部落和部落也在打,甚至是家族形式的战争也进行得相当激烈。
要是西方历史没有出错的话,这个历史阶段应该是“中产阶级”大逃亡的第一阶段,那是因为罗马和迦太基快要进行第二次布匿战争,然后欧罗巴和亚洲交汇处的半岛(土耳其半岛)又在相爱相杀,塞琉古帝国反攻埃及托勒密王朝,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联合起来抵抗塞琉古帝国的反击。
哪里都在厮杀,财产和性命都得不到安全保障,又因为战争的关系,几乎每一个政府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军费只能是进行剥削,那么受不了而进行逃亡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了。
要是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中产阶级的逃亡应该是会集中向一些没有战乱的国家,例如迦太基的中产阶级大部分是逃往努米底亚王国,然后希腊半岛的中产阶级是逃往博斯普鲁斯王国,塞琉古帝国、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的中产阶级是逃向孔雀王朝(印度)。
不过,东方的历史已经改变,本来应该是一两百年后才进入到中亚各国视野的华夏族群,提前了一两百年的时间进入到中亚各国的视野。
比较重要的是,帝国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很是可观……所谓的实力可观还只是一些到过帝国本土的商人亲眼所见,他们认为自己只是看到那个东方帝国一部分的实力,然而仅仅是看到的一部分实力就已经令人羡慕。
“你是不知道啊,当他们知道我们有三百万的常备兵军团的时候,嘴巴张大到足够塞进一个大馒头。”刘邦满是愉悦地说:“说实话,我很喜欢他们羡慕我们的强大,并因为我们的强大而进行奉承。”
刚到使节团驻地不久的徐志含笑看着一脸嘚瑟不断吹嘘的刘邦有一会儿了。他带来了将近一万的骑兵,该部队是前一段时间进入宛国境内,与冒顿断后部队在平原上打过一场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