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团队伍中不但有来自帝国本土的商队,实际上因为是要出使中亚的关系,一些来自中亚甚至是更远的商队一直跟着。除了有商队之外,那些受命前去帝国的各国使节团也在,他们是要顺路跟着帝国使节团回到国内。
“有六成的商人问过,说是该怎么加入帝国。”刘邦的确是在嘚瑟,他挥舞了一下手臂,说道:“其中的三成迫切希望加入帝国。要我说嘛,他们的国家肯定是乱得可以,要不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谁愿意背井离乡,是吧?”
陈余很想告诉刘邦,商人从来都不讲究什么不背井离乡的观念,因为商人是一群最为追求利润的人,商人也是一群流动性最强的人。可是嘛,现场有国防军的人在场,他就是再怎么与刘邦不对付也是属于“内部”矛盾,有外人在怎么也该维持表面的团结。
“徐中郎。”陈余是等刘邦停下来才抓住空档,他问徐志:“您过来,是……?”
徐志这才转头看向陈余,他保持着微笑,说道:“哦,不是多大的事情,是顺道过来看看,然后告知你们,宛国和冒顿合流了,可能会集结军队发动反击什么的。”
“宛国和冒顿合流已经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了吧?”刘邦有点奇怪地说:“黄河源头之战的时候,宛国就有出兵帮助冒顿,似乎还支持了冒顿不少战马?”
要说宛国在就在帮助冒顿那是事实,但要说宛国无偿提供战马给冒顿就属于消息闭塞了。实际上是有宛国的部队参与了黄河源头之战,但那支部队是宛国派遣到东方进行视察和窥探的使节队伍,他们的参战根本就是被卷入战争,并不是派过去参战。
黄河源头之战中,除了那支使节队伍之外,是有一些宛国人加入到匈奴那边,但那些宛国人是属于给钱就帮忙作战的马贼、沙盗之类的存在,也就是类似于雇佣兵。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宛国没有无偿支援过冒顿战马,事实上是冒顿花了大价钱从宛国进行购买,其过程也并不是多么平和。
不过,帝国根本就不在乎那些,帝国注重不是宛国怎么和冒顿走到一块的过程,注重的是宛国已经和冒顿结盟的事实。
再则,说一件事实,哪怕是宛国没有和冒顿结盟,帝国在向西域进军之后,会因为宛国没有帮助过冒顿而放过宛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军?”本来有点魂游天外的韩信立刻回神了,他问:“宛国和冒顿集结了多少大军?”
徐志抬手比出了五根手指:“冒顿出兵三万,宛国出兵两万。要是情报系统没有出错,实际上可能在数量上还会多上一些,参战国也会增加,比如那个什么康居国也打算出兵。”
“康居国?”刘邦知道这个国家,他说:“似乎我们要前去中亚就必须路过这个国家的国境?”
“如果不愿意花上几年的时间绕路,的确是需要走康居国的国境。”徐志点着头:“这个国家相传是一个古老的国度,本来是抱塞琉古帝国的大腿,后面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先后独立,康居国与塞琉古帝国失去了国土的相连,很快他们就重新抱上了巴克特里亚的大腿,似乎也和孔雀王朝那边建立了关系。”
“简单点的说,就是一个夹缝中的国家,是吧?”刘邦眨了眨眼睛,说道:“康居国现在是由巴克特里亚王国罩着,没有巴克特里亚王国的允许或者说是怂恿,甚至是逼迫,康居国敢和咱们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