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钱在南陵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作为吕哲治下的王都,南陵城居民肯定是最先享受到时代进步红利的第一批受益者,因为南陵(以及周边)是全国各地最先开始工业改革的地区,走进各类工厂成为工人的人群最多。他们又因为是在“天子脚下”,有着诸多的监督部门作为监管工厂主的“枷锁”,工钱待遇和工作环境可以说是绝对会是吕哲治下所有地区中最好的,那么肯定是会有闲钱。

不论是逛着街的人,还是围坐着吃各种小吃的人,甚至是只安安生生待在公共公园的人,他们在经历不同的事情时都在谈论相同的话题,那是关于明天八点南陵城各处人物雕像和战役雕像揭开面纱的事情。

没有看错,就是“八点”。华夏族群从有计时概念起,是用刻、时辰来作为计时单位,每一刻是现代的十五分钟,每个时辰是现代的两个小时,延伸出来的就是时、刻、更、点这些计时方式。

现在并没有“更”和“点”的说法,虽然不太好说“更”这个计时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是上古先秦一直到两汉绝对是没有“几更天”之类的称呼;“点”这个称呼倒是有了,是春秋时期用竹筒利用水流的一种计时方法,水流的流量会在一定时间内会让竹筒出现敲点的动作,那么“点”的称呼也就出现了,但是每一个“报点”的水流速度和竹筒都没有一定的规范,结果就是每一个竹筒关于时间流逝的计算并不相同,结果可想而知。

想要让工业和科学得到进步,关于时间概念一定要进行细化,那么华夏族群计时最小为每现代十五分钟为一“刻”,这种计时方式要是不进行改革是不行的。目前已经有水漏这种计时方法,吕哲是下令在水漏计时的基础上进行秒的计算,从而也就延伸出了“秒”和“分”的概念,每六十秒为一分钟,每六十分钟为一个小时。

必须说明的是,关于“秒”的计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毕竟现在可不是精密工业时代,只能是大体的计算关于“分”,然后由“分”来进行新的分“刻”,吕哲治下的“刻”也由每十五分钟为一刻转变为五分钟。但是对于黔首们来说,他们只能分辨出现在是属于二十四小时计时方式中的哪个小时,分辨的来源是官府建立在南陵城各处的水漏和鼓钟报时器。

在日后,各个主要城市都会装置水漏报时器,那也是建立在喷水池广受欢迎,更是喷水池成为时尚的前提下。

“要不今夜就不回去了,咱们就这样乐呵到天亮,早早地去占更好的位置。”

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还是要取决于明日到底需不需要工作。

“听闻王上也会出现在宫城外的揭幕式?”

是的,吕哲会为宫城外广场的雕像亲自揭下面纱……

第0799章 锦绣年华

天蒙蒙亮,城内各处的人流都是往一个方向汇集,他们之中有些是刚刚起来,有些则干脆是一夜未眠。

龙且就是其中一个彻夜未眠的人,他当然知道今日是宫城广场外雕像揭幕的日子,一夜未眠站在自家阳台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往,也是在观看夜间有如明珠的不夜南陵城。

很多人喜欢回忆过去,这样的人若不是老人家便是事业不顺者,龙且今年不过是二十有六不算是老人家,但他最为风采的人生已经成为过去,现在不过是一个依靠家族底蕴和朋友帮助,生活在南陵城一事无成的人。

龙且是潜伏在南陵城想干点什么大事?或许吧,不过他现在看着不断向一个方向汇集的人,那些人用着各式各样的口音交谈,其中不乏最地道的吴侬楚语,一个不过才二十六岁的男子竟是出现了满脸的沧桑和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