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学院完成必要的识字过程,到了中学院是进行必要的进阶读学,涉及到了数学方面,就读高学院之后则是开始进行分流,大学院是在高学院的分流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攻读。
吕哲治下可是有百家争鸣的情况,学子们考试进入高学院之后,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任何一个学派进行学习,并不限制学子选择多少学派进行学习,但是在随后大学院的考核中必须要有一个科目达到优秀,哪怕是只有一个科目优秀其余科目没有攻读,该名学子也能依靠一个专业科目进入大学院。
目前活跃在吕哲治下的百家其实并不是一百个学派,“百家”从来都只是一个泛称,实际上学派远远不止百家这么多。理所当然了,并不是每一个学派都有资格成为国家选定的教导科目,还要看那个学派是不是有足够的价值,学派与学派之间的理念或是知识重复也选其最优者。
被吕哲选入必修的学派暂时并不多,最为重视的各类的手艺科目,一些关于哲学上面的科目,一些有助于科学进步的科目,然后又被吕哲干预下划出最为主要的三大类别。
三大类别中的第一大类是工业技术相关,也就是类似于工人的培养技术;第二大类是数学相关,数学为一切科学之母,不重视是不行的,没有数学知识哪来的严谨和逻辑;第三大类是化学相关,化学并不单纯是元素上相关的知识,包含上了必要的生物知识,泛用于农业的各类改进,关于一些爆炸性物质是近期之内才兴起。
当然了,吕哲设置的学科也就是比较大的“原型”,现在是上古先秦刚刚结束的时期,可不是经过数千年发展累积起来的时代,很多很多的知识就是一个初步概念……也许连基本的概念都没有,只能是先设下类别再日后慢慢地研究补充。
种子已经播下,至于会不会成为树苗是谁都无法控制的事情,吕哲不是全才,甚至说连以前学过的知识都没记清楚,只能是将自己还记得的知识尽量的“复制”,不过那也是要到天下一统之后,也许甚至是要到他年老之后了,毕竟身为统治者注定是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的。
夜间的南陵城并没有完全陷入黑暗,居民区或许都已经熄灯休息,但是北市依然是车水马龙的热闹。
南陵作为王都有着重大的政治优势,政治优势所带来的是随着国力的增涨和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繁华。夜间的南陵北市没有休市,各条主要道路都有悬挂的灯笼,各个店铺燃起了油灯照样做生意,不过客流量相对多的一般会是各种小吃店面或是摊位,一些卖小玩意的商铺也是人流量比较多。
烧烤在如今已经不是什么太过稀奇的事情,虽然没有丰富的香料可是依然十分受到欢迎,烧烤再加上一些低度数的果酒,几个朋友之间围成一圈聊聊天,已经成为南陵的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消遣。
不过说实话,也因为烧烤受到广泛欢迎,烧烤时的炭气和肉的味道实在是重了一些,前期并不严重时南陵令也没有什么限制,一直是到流行开来很多人实在受不了那种混杂且浑浊的空气向南陵令呈请,南陵令经过探访之后才下达了烧烤店面或是摊位远离主要地段的通知。
是的,就是通知,不是什么搬迁令,律法并没有限制北市的某个地段不能经营什么,作为南陵(县)令也就没有依据下达针对烧烤的行政命令,只能是以劝导和协商为主。
恰恰是因为不违反律法,经营烧烤的主人家可搬可不搬,延伸出来的就是南陵令经过执政府的许可之后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这个措施也不是暴力禁止或者拆迁什么的,是愿意搬走的主人家会得到一些经济上的补偿和辅助,不搬的主人家则是要面临公众自发性的抵制。
要不是情非得已,华夏族群从来都不会与官府做对,即是所谓的“民不与官斗”,“烧烤事件”所延伸出来的不止是那些,借此执政官萧何也开始重视南陵城的一些城市环境,经过朝堂上的一番讨论,颁布了新一条的律法,有害有碍的产业不得于某些地段经营,相应的违反惩罚条款也被商讨出来,经过公示之后有缓迟性执行。
什么叫有缓迟性执行?其实就是在公示之后给予民众一段时间上的认知缓冲时间,宣传新律法的出现,并非不教而诛性质的钓鱼执法。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关注有什么新律法的出现,那么关于营业许可的审核就成了把关的必要手续。
能够在夜间走动的人,经济条件上一般会比较盈余,也就是白天工作压力不大且兜里有几个闲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