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跟随军队进行买卖的这种行为是得到国家的支持和鼓励,毕竟商贾运送越多的物资就越能减轻后勤压力。

八十五万部队要出塞作战,可以想象后勤的压力会有多大,国力小的国家别说是八十五万军队,估计有个十来万就无法支撑。想要担负起那么庞大部队的后勤链,没有强悍的组织能力也压根就是别想,汉国的组织能力并不全面依赖于吕哲,他是提出相对先进的管理方式,可是要是没有原本来自于秦国或是其他列国的老底子,也没有实际操作人萧何在尽心尽力地,哪怕是有那么多的物资,光是从南方运到北方就够呛的。

南方水系多,汉国已经积累起了足够的内陆经验,从南边运输到薛郡有长江分流,也因为泗水这条水系着实是连接着多个郡,运输起来的难度被大大的减少,在动用的人工成本上也能得到很大的节约。

经过连续几年的发展,吕哲重视的海军虽然在形成战斗力上暂时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可是在沿着海岸进行运输倒也是能办到了。

南陵本身就是在长江边上,经过多次的实验,特别是第四混编军团成功利用海运走海路被投送往胶东郡,后面的部队只要是需要前往的地点接近胶东郡也基本是会按照海运模式来进行投送。

部队都能走海路了,那么运送物资自然就更加没有问题,后面要不是因为中原、齐地、燕地、赵地、秦地需要粮秣支持,压根就不会再动用那么大的人力物力,也不会放着速度快又好走的水路不走去走什么陆路。

吕哲有信心维持八十五万部队在塞外作战的很多底气是来自于海运能够将物资便捷地运输到北方,一直到东面的黄河为韩汉军所控制的时候,他甚至都已经派人在观察黄河是不是也能利用起来进行运输。而事实证明黄河的大部分河段也确实能够被利用,那些不能利用的河段主要原因是跟河面礁石和河床较浅有关。

黄河不能有礁石,只有海上才会有礁石这玩意?这是谁说的混账话啊!溪水都会有石块会横在中间,何况是黄河。

长江河段其实也有一些地方会有横在河段的礁石,但是后面都被吕哲动员军队和民间一起清除,不过吕哲整顿长江的前提条件是长江那些河段是在绝对安全不会受到干扰的前提下,目前黄河没有像是当初吕哲整顿长江时的那种环境。

黄河的整顿肯定是会进行,不过那要在黄河两岸成为腹地之后,而想要让黄河成为腹地则需要扫平不服。这里的不服是维稳新的占领地,也就是黄河流途经的华夏固有疆土。另外,河套那片区域也需要在汉军的绝对掌控之中。不然的话……治理黄河?哪怕是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在胡人不断地袭扰之下,还怎么去进行治理?

“那么……我们的任务除了牢牢挡住匈奴主力北撤之外,就是控制住河套区域,也要尽可能地向北进行探索?”王贲嘴巴张得大大的。

对了,汉国那边的固有势力,例如卫翰等等纳西人,他们称呼草原上的人都是称呼胡人,但是包括王贲等那些后面加入汉国的人却是称呼草原上的胡人为匈奴。

草原上可不止只有匈奴一个族群,其实现在草原上最大的势力也不是匈奴这个族群,草原上族群最多的是狄人和戎人,可是狄人和戎人并没有因为种族一样就联合成为一个大联盟或是组成国家。按照阵营来进行划分的话,现在草原上最大的阵营其实是东胡。

东胡这个阵营目前控制的区域要比匈奴这个阵营大得多,要是严格划分地盘的话,现代的正蓝旗以东都是东胡这个阵营的地盘,包括北海(现代贝加尔湖)那片区域都是东胡这个阵营的地盘。

匈奴这个阵营目前控制的地盘多大?应该是现代正蓝旗以西,北至现代的乌兰乌德,西至现代的杭爱山脉(既是燕然山)。

人口的话,东胡阵营目前的人口可是有近一百八十万,匈奴阵营只有不到八十万。整个草原上,以目前的阶段而言,总人口数量该是在四百万上下,除却东胡阵营和匈奴阵营之外,很多都是没有阵营归属的部落,他们大多是狄人和戎人,少部分是犬戎人,一些为呼揭人、西嗕人等等乱七八糟的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