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中兼并土地很难办到,概因有秦律在保护恒产者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只要是法律总会有漏洞,以前秦国政治清明不会有人去走漏洞,但是现在嘛……可真的不好说。
天下大乱之后,获得始皇帝封土在六国土地的那些人,他们的财产肯定是损失惨重。而有人获得就会有人失去,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秦国现在需要大家族出力,为了抚平这些大家族的利害关系,秦国自然是要给出可以抚平矛盾的利益,那么只能是牺牲一些无足轻重的人,中门小户也就成了被牺牲的对象。
“秦国的危险暂时是解除了,但是一旦再有什么差池,内部……”吕哲没有再说下去,不过他的意思很明显。
黔首依然不当一回事,中门小户的利益受损,秦国为了当前的危机做出了割舍,这份割舍看上去无足轻重,可是秦国需要进行多场大战必然会继续压榨黔首、中门、小户这些人,那也就会极大地加大他们的不满。
一个国家的基石是重臣、豪族、大族没错,可是更为重要的是保持社会稳定的中产人家。秦国现在的策略是在摧毁国家的稳定,要是战场上一再得胜倒是没有什么,但是一旦落败,那就等着内部不断爆发暴乱和起义吧!
“呃……”董翳不太懂吕哲在说什么,但是听上去怎么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呢?
第0558章 秦改国策
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是否平稳真的取决于中产家庭,这是维持一个国家是不是在良性发展的重要证明,一旦中产人家大量的破产或是被迫逃亡,国家源自中产家庭的税收就将形成中断。
另外,有恒产的中产家庭是最愿意保护国家不被侵犯的人,他们不像无产者可以漠视国家灭亡,毕竟无产者没什么好保护的东西。
被侵略的时候无产者除了性命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甚至无产者最渴望国家动荡。因为除了烂命一条实在没什么失去所以不在乎,任何动荡的根源就成了在动荡中窃取一些好处……甚至是窃取国家的机会。
中产者也不像豪门大户,豪门大户除了财产多之外还有人多,豪门大户面临入侵或是动荡的时候可以待价而沽。事实上每当面临灭国的时候,出卖国家最多的就是豪门大户,概因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换个主子之后还能锦衣玉食的过日子。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中产者才是国家的基石,他们没有豪门大户待价而沽的资本,又不像无产者除了烂命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中产阶级不愿意看到动荡,一旦国家征召最先相应的就是中产者,概因他们害怕动荡会使他们的财产受损。国家被入侵,最先相应抵抗入侵号召的人也会是中产者,概因无产者没什么东西能失去、豪门大户叛国求保、中产者的财产会在战火中失去。
秦国为了保证高层的团结在牺牲中产者,吕哲不知道是哪个糊涂蛋行使这样杀鸡取卵的蠢策略,用这样的手段哪怕是秦国度过了眼前的难关,但是社会的动荡因子却是已经埋下,只要有一个火星失去财产的中产者必定会与无产者站在一起报复高层,从而使国家被摧毁。
“建策的人是卢生。”董翳一脸的痛苦:“王氏、蒙氏、徐氏等等高门随后附议。”
秦国完了,吕哲心里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卢生是术士不是什么智者,这个术士还是列国打进秦国内部的细作,为的就是勾引始皇帝追求长生。
现在卢生这个列国的细作用利益来使高门们同意建策,也能想象得到高门在天下动荡中损失到底有多大,不然这些高门怎么会看不出卢生建议中的坏处?看来已经是损失到不好程度的地步,不然不会饥不择食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