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页

这件事儿他只是个建议,至于其他的……还得看他们姐妹俩如何来做……

……

曹氏的病,在得知儿子、侄子一切平安、顺利之下,瞬间就好了大半。吃下齐妙给开的去火药,下午又兴趣盎然的在府里溜达。

齐妙没有再走,就在水云居休息,脑子里盘算建厂房的事情。

首先是人手,尤其管事这一块,必须得要郎中。怎么说都是做药,多一钱少一钱,药效都有影响。

再有便是这厂房不能只开在京城,东陵各个地方都要有,尤其是邻国边界处更甚。

还要有一伙专门出去推销、卖药的人。这个很关键,就像前世她开诊所,那些卖药的过来,里面的猫腻她多少都知道一些。

算起来这也算是她擅长的东西,只要跟药、医挂钩的,都算是她专业的知识。

人吃五谷杂粮,干活儿的人磕磕碰碰。

狗皮膏药都好卖,更何况她这种经过提炼、淬炼、见效快的东西呢!

得想个名,最好如德济堂那般,寻常老百姓都认的那种。还要有特有的包装,最好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是他们生产的、有疗效的东西。

想到这儿,齐妙赶紧起身,从柜子里拿出纸笔,在圆桌前“奋笔疾书”。

要做的事情太多,她得趁现在有时间,把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一条,一条;

一项,一项。

尽量些的详细,就像当初写《齐家医书》,不仅把原来书上的内容全部还原,还加了她自己多年的心得、在旁边批注。

那本《齐家医书》如今被军妓们抄写、熟记。既然已经是自由身,她们对学医也有兴趣,齐妙权当收徒弟,让他们先抄医书,简单入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