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叫人!我要去请太医!”鸳鸯猛然间起身,抬步就往外跑。
生怕去晚了,事情越发不可收拾。
王氏看着倒在的血泊里的贾母,浑身发凉。
脑海里只回荡着两个字。
完了。
“完了,全完了。”王氏浑身像是被人抽走了力气,瘫软在地,犹如一滩烂泥。
老虔婆怕是醒来,第一个就是要她的命。
哪怕没要她的命,怕是也会把她关在佛堂一辈子。或者直接让贾政休妻另娶,把她赶回王家。
王氏只要一想想,心里便觉得怕得紧。
不行,她不能接受。
可怎么办呢?
王氏看着血泊中的贾母,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王氏咬着牙根爬起来。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要老虔婆死了就好了,只要她死了,方才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能揭过。
至于老太太的死,便只是上了年纪不小心摔倒。
顿时,王氏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朝着老太太前进,伸出了罪恶之手。
上去就要捂住老太太的口鼻。
“夫人,夫人。”
忽然侧后方上来一个小丫鬟,帮着扶起了老太太。
王夫人抬头一看,这才发现,出声的是方才给自己捶腿的翠儿。
她刚才竟然忘记了翠儿还在她的屋中。
也是翠儿的存在感太低,以至于她忽略了屋中还有这么一个人。
差点……
“老祖宗,老祖宗您这是怎么了……”
很快院子里跑进来好几个人的。
最佳时机已过,王夫人只好帮着扶起老太太。
一边还抹泪道,“老太太不小心摔倒了,快派人去请太医!”
此时的她已经换了心境,或许不用自己动手,老太太自己就去了呢?
阿弥陀佛。
王夫人在心中祈祷。
脸上却是泪流满面,全是担心与着急。
鸳鸯倒是听出了话头不对,但她只是个下人,并不敢出声反驳。
想着等老太太醒来后,与老太太禀报就是。
但她心中也是怕得很,大冷的天,急出了一脑门子的汗。
与此同时,王家。
韩夫人见到侄女儿的陪嫁丫鬟回来,很是惊讶。
“是凤姐儿忘了什么东西没带,让你回来取吗?”这个点儿,倒是还来得及。
夏收却是摇头,“夫人,并不是回来取东西,大小姐命我送了一封信回来,说是要亲自交到您手上。”
夏收把主子的吩咐都说与韩夫人听。
这下韩夫人更加诧异。
“这才半路呢,怎么就写信了?”她心说,凤姐儿这是搞的什么鬼。
心里揣着疑惑,手上的动作却是不停。
接过下人呈上来的信封,便打开看上面的内容。
越看,眉头皱得越深。
但她也知道侄女儿的这一通分析,极为正确。
于是喊了最为得力的嬷嬷过来,如此这么般,这么般如此交代了一番。
“是,老奴定然竭尽全力。”花嬷嬷是韩夫人奶娘的女儿,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分非常。
这事儿交给花嬷嬷去办,她最为放心。
“你办事我放心。只是做得隐蔽些,别让人给看见了。”
“是。”花嬷嬷领命出去。
韩夫人转头又与夏收说话,“你家主子是让你留下,还是让你跟着去林家?”
“小姐说了让我送完信就赶去码头。”
韩夫人点点头,夏收是凤姐儿身边的大丫鬟,平日挺得凤姐儿的重用。
让夏收赶回去,她并不意外。
“这趟辛苦你了,往后好好照顾你家小姐。有什么事儿,比如说小姐受了委屈,她不愿意跟我说的,也可以写信回来告诉我。”
说完这些,韩夫人还赏了夏收一个银锭子。然后才摆手让夏收下去。
夏收收了银子,双眼有神,行完礼后便退出厅堂。
步履匆忙。
迎亲队伍中。
王熙凤的马车上。
“春麦,叫人去问问巧姐儿睡醒了没有。若是睡醒了就把人抱到我这边来。”
王熙凤并不放心巧姐儿由王仁照顾。
方才出门子的时候不好把孩子抱到轿子里,但这会儿到了马车上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了。
先前她上马车的时候,就想让人把巧姐儿抱过来,但那时候下人禀告说巧姐儿正在奶娘怀里睡觉。
她便没让奶娘即刻抱过来。
现在想着时间差不多,就想让奶娘把孩子抱过来。
结果,小家伙竟然还在睡觉。
王熙凤无可奈何,只能让小家伙继续睡着。
不过之前说要抱着小火炉一起睡回笼觉的打算,怕是跑了汤。
码头上。
海风呼啸。
冰冷刺骨。
王熙凤刚一钻出马车,便觉得一阵海风袭来,头顶的盖头被吹得飞舞,险些飞了出去。
她赶忙伸手压住了活泼好动的红盖头,另外一只手则是拎着裙摆小心翼翼下马车。
春麦已经下马车,放好了脚踏。
“小姐,您慢点。”
王熙凤惜命着呢,看准了马凳的位置,这才迈脚。
旁边的喜娘也赶紧上前搀扶。
“小姐,您站在马凳上不用下地。喜娘会背着您上船。”
本来新娘子到夫家之前,是不能下地的。
虽说他们家小姐远嫁,但该注意的,还是得多注意点儿。
入乡随俗,王熙凤说了声好。
然后便看见喜娘弯下腰,王熙凤顺势上了喜娘的背。
这个喜娘也是专门挑出来的,身强力壮。
一直把王熙凤背到船上,竟然也脸不红气不喘,显然是个力气极大的。
王熙凤成婚,王家安排了两个喜娘。
一个是先前负责她上妆的,一个则是负责背她的。
也就是眼前这个。
船只很大,一共有好几层,上下有许多房间。
当然,王熙凤住的是最大的最好的那一间。
最上层属于王熙凤,分别住着王熙凤跟她的丫鬟陪房,还有一应的嫁妆。
当然,只这一层,嫁妆根本放不下。
于是又放些一些笨重的家具到下面一层。
这一层一并还住着林家的迎亲队伍和王家的送亲队伍。
船上的水手们与杂工们则是怕惊扰到贵人,住在最下一层。
王熙凤一行人是最先上船的。
其他人都在卖力气抬王熙凤的嫁妆。
王熙凤的嫁妆很是丰厚,光明面上的嫁妆就有一百二十八台。
私底下韩夫人又给了她六万两的压箱银子。
加上她之前自己存的,足足有十万两之多。
更别提还有好几个嫁妆铺子与田庄。
可是说,哪怕是往后她不事生产,这些嫁妆也足以让她富贵无忧地过一辈子。
没了钱财上的忧虑,王熙凤现在主要想的是怎么把日子过好,过开心。
比如说她未来的丈夫林如海。
听说毕竟是听说,人还是要她自己见过才能确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将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对方。
总之,既来之则安之。
嫁妆在手,吃喝不愁。
倒也不用太过在意男人。
女人还是得有自己的事业。
她的香皂铺子还得开起来。
江南繁华,想必这生意也能红火。
“娘,娘……”正当王熙凤坐在椅子上胡思乱想着未来时,巧姐儿来了。
王熙凤顿时露出了笑,“哎呀,是谁来啦。”
巧姐儿似乎对她娘今日的装扮很好奇,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来回看。
那模样怪可爱的,惹得王熙凤心都要化了,一把把巧姐儿抱在了怀里,怎么稀罕都不够。
荣国公府。
昏迷不醒的贾母已经被抬到了她自己的屋中,太医还为到,府里的府医神色凝重地诊脉。
至于贾母额头上的大口子,已经处理好止住了血。
但府医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很难看。
王夫人在一边看得是胆战心惊,生怕听到对自己不利的回答。
按着以往,她是不愿意老太太出事的。
因为老太太一旦没了,大房二房势必要分家。
他们二房一家子,极有可能会被赶出国公府。
可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她面对着更大的问题。
万一老太太醒来,追究她的责任。
她估计不死也得脱层皮。
是以,与其老太太醒来惩罚她,不如直接昏迷不醒或者直接没了来得好。
至少她还是贾家高高在上的二夫人,而不是什么弃妇毒妇。
她夫君贾政可是个愚孝的,但凡老太太说一句休妻的话,贾政二话不说就能直接提笔写休书。
所以……
王夫人心中再次祈祷佛堂离供着的神佛,希望神佛能听到她的祷告。
然而,王夫人真的能如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