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官爷,不是我们不愿意去,您看看我们村子,遭了这么大灾,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这一去修堤,家里老小谁来照顾?”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议论纷纷。
段柳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乡亲们的难处我都明白。但是只有把河堤修好,洪水不再来,咱们才能安心重建家园,日子才能慢慢好起来。”
“我向大家保证,朝廷会给参与修堤的民夫发放工钱和口粮,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咱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为了村里的老少爷们,齐心协力,这堤一定能修好!”
众人听了段柳的话,虽仍有些犹豫,但一想到有钱粮可拿,情绪渐渐稳定下来。
“你带人先去堤上听候堤上主事安排,我带人再去其他村里一趟”段柳心急如焚,向着身后一个缇骑说道。
随即他看向主簿,说道:“这离一千精壮还差很多,咱们赶紧去下一个村子。”
主簿脸色苍白,连连点头,两人又马不停蹄地朝下一个村子赶去。
在接下来的几个村子,情况大同小异。
不过他还是许诺钱粮,勉强征调了足量民夫。
段柳长舒一口气,看着眼前这些衣衫褴褛却眼神坚定的民夫,心中满是感慨。
段柳带着最后一批民夫赶到河堤时,天色已近黄昏。
工部工匠们早已带人在溃口处打下了一些排桩,但面对汹涌的河水,这些工作只是杯水车薪。
段柳顾不上休息,立刻组织民夫和工匠们投入到紧张的修堤工作中。
他亲自指挥,将民夫分成若干小组,一组负责搬运石料,一组负责搅拌水泥砂浆,一组负责协助工匠砌石加固。
他来回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检查工作进度,指导民夫们如何操作。
好在傍晚开始,天色再次放晴,给了众人一些希望。
郑县、原武、阳武三处,郑县是最关键的地方,只要郑县完成堵漏,原武和阳武两处便有足够的时间封堵。
若是郑县溃堤,那么原武和阳武两处便也没有封堵的必要了,所以段柳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郑县这边。
而他携带的水泥也实在有限,能解决一处已经不易。
然而,修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河水拍堤,骤雨时疾,民夫们在风雨中苦苦支撑,许多人被雨水浇得瑟瑟发抖,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段柳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既焦急又感动。
“我不管你去哪弄,这些人晚上一定要吃顿热饭!而且必须是干饭!”段柳对着跟在身边的主簿说道。
“是,属下一定想办法!”只见主簿一脸难色,却并未拒绝,随即便在两个缇骑的押解下前往了县城。
一个时辰之后,远处火把由远及近,数辆马车朝着河堤而来。
随即几口大锅就在堤上架了起来。
甚至不需要他的鼓舞下,民夫们便欢呼起来。
“做的不错,本定为你说情!”段柳说道。
“谢谢大人,这些都是邓知…邓贼私藏……小人只是物尽其用”
要说这底层吏员真是人精。
锅炉下,大火烧的极旺,不多时,米香便在河堤上弥散。
段柳最后也和劳工全都端上了饭碗,这米香诱人,众人馋虫无不大动。
……
几天时间,堤坝也在众人的努力下有了新的模样。
也幸亏这几日风雨虽多,但都不猛烈,要不然他们还真不一定有机会修补河堤。
但段柳知道,这才只是开始。
民夫们早就累的不成样子,趁着难得一见的暖阳,一个个全都在阳面晒着暖阳沉沉睡去。
段柳则和工部主事一起,仔细检查堤坝的每一处,商讨进一步的加固方案。
如今他已有极大把握度过今夏汛期,完成王清晨所托。
也实在是因为水泥太过好用,用在堤坝之上比他想象得还要好上不少。
而针对河道两岸官员的核查也进行到了尾声。
:https://fd。手机版:http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