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这些文官经过洪熙朝后,愈发的权势盛大,且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会愈发的势大,那为了制衡,皇帝就必然要扶持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最好的就是宦官,没有军权的宦官!
你想要阻止宦官干政,就是在正面面对陛下,你觉得一件事皇帝一定要做,臣子真的有胜算吗?”
李显穆站起身来,将已经微微温凉的茶水一饮而尽,“有些事我们明知失败却必然要去做,但同样的,这些明知失败的事情,也要适可而止。
夏公是大明财政的定海神针,虽然我们在世人眼中看到有些争斗,但我每次提出的政策,夏公响应的都很好,我还是希望能够和夏公继续做同僚。
夏公可莫要自误,要保留有用之身啊!
言尽于此,便是如此,我便告辞了。”
说罢,不待夏原吉再反应,大步流星往府外而去。
徒留下夏原吉在原地沉默、震惊和无话可说,他望着李显穆离开的身影,一直沉默,直到日暮沉落。
……
李显穆离开夏原吉府邸后,上了马车,眼神愈发的锐利,方才他在夏原吉府上说了一些话,但真正的心里话自然不会去说!
他对宦官干政同样厌恶至极。
虽然有郑和这种宦官,但普遍的宦官都非常差,正如方才夏原吉所说,把男人的子孙根割了,而后又在皇宫那种变态满地的地方待了许多年,大多数心理上都有问题。
但他知道阻止宦官干政这件事是做不到的。
朱瞻基是真正有实权的皇帝,在如今大明的制度之上,李显穆也只能凭借着皇帝的信任,去尽量做事。
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去做这些注定失败的事情。
李显穆打算用这件事来向皇帝交换一些其他方面的退步。
而后只要默默的等待机会即可,如果在他这一代完成不了,那就等待下一代,他们李氏上面有祖宗神灵,总不会有特别差的家主,可皇帝是保证不了质量的。
宦官现在干政,但日后总要废掉他。
一代代的传下去,宰相制度一定能恢复,大明的各项制度也必然会完善。
只是这件事,任重而道远。
除非能有机会让他辅佐幼主继位,达到诸葛亮那种程度,但……
李显穆摇了摇头,根本就不可能,朱瞻基这么年轻,至少能够执政二十年,足够让下一任皇帝亲政了。
李显穆最后又回望了一下户部尚书府,夏原吉现在竟然来找自己,这说明天下的文官对皇帝隐隐透出的这种意思,非常的敏感和反感。
在洪熙年间有所缓和的君臣关系,必然又向着一个不利的方向走去。
李显穆作为当前的文官领袖之一,即便他知道这件事必然失败,可却必须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在这件事上,他没有选择。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文官领袖,不仅仅是一种荣耀,身上也背着沉沉的责任,有些话必须说,有些事必须做。
没有再多停留,李显穆也不再多想这件事,相比于宦官这件事,他更重视对六部的进一步打压,他心中已然有了腹稿,只是纠结于,怎么才能让皇帝同意这件事。
现在没有合适的契机。
摇了摇头,李显穆转身上了马车,往李府而去。
今日所商议的分拆诸省之事,之后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而且还要注意天下群僚的反应,到时候势必会有无数上书,同意的、反对的、建议的,必然数不胜数。
如今依旧是洪熙元年,但却已然是宣德的时代,新的改革大幕,已然缓缓拉开。
他这个当朝第一重臣,所要面对的事情,必然会将极多!
:https://5141e448d.xyz。手机版:https://5141e448d.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