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骑兵,每天也只走15公里,连一厘米都不能多走。因为这里已经接近战场,随时都可能遇到战斗,必须让军卒和战马都保持足够的体力。
到了晚上,也是早早扎营,高筑栅墙,深挖濠沟,明哨暗哨搭配,斥候撒出去20余里。
这王通表现得如此谨慎,就是因为敌军中有一人名叫司马懿,司马懿乃是顶尖谋士,王通不得不对他给予足够的重视。
果然,在路上抓到了不少敌军的斥候。根据从斥候交代的情况判断,曹仁本来是在路上设下埋伏想要袭营的,但因王通的行军和扎营都十分严谨,让曹仁找不到合适的下手机会,只好撒去埋伏,回返内黄的预设阵地。
……
历时四天,在第五天上午,王通终于赶到了内黄城外二十里处。
前方斥候来报:“敌军在前方十里处,布下了一个庞大的军阵,阵外敌军斥候甚多,吾等无法靠近。”
“再探!”
“诺!”
待斥候离开之后,王通便下令结成阵。由于之前早有演练,很快就结成了四个方阵,每个方阵一万人。
最前面的是一万骑兵方阵,由王通和徐晃统领;中间两个方阵为步兵,分别由高顺和韩猛统领;最后一个方阵也是骑兵,由韦卫统领。
四个方阵结阵而进,向前缓缓逼进。
……
在与曹仁的军阵相距约两里时,王通下令就地休息,让将士们和战马停下来,拉屎拉尿,吃干粮喝水。
而王通自己,则与郭嘉、贾诩、徐晃、高顺、韦卫、韩猛等主要谋士和将领,策马跑上一处高坡,举起望远镜察看敌军的阵地。但见前方两里处,摆了一个庞大而复杂军阵。
凝神细望。
只见曹军阵型占地方圆数里,按八卦方位布列,阵分八门,旌旗猎猎,甲光耀日。
中军帅旗高耸,上书“曹”字。四周各门依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布置,外围以土山为墙,盾车为门。
阵中骑兵往复穿梭,步卒持盾执戈,进退有度,俨然一座森严壁垒!
王通问道:“可有人识得此阵?”
“自然识得。”
郭嘉放下望远镜,神色有些凝重的说道:“此乃八门金锁阵,相传乃是主公的先祖辈所创。”
“本将的先祖辈?”
“是的。”
郭嘉说道:“战国时,有一人名叫王诩,号称鬼谷子。其人祖籍河内朝歌(今鹤壁市),乃太原王氏之先祖分支。
鬼谷子王诩,少年时因目睹父亲被权臣车裂,发下毒誓要“以谋代刀,血洗天下不公“。
之后隐居颖川鬼谷山中石洞,自创“捭阖纵横之术“。将星象、兵法、诡辩熔于一炉。又在山洞石壁上刻字曰:“每收一徒,必在龟甲刻名;每成一术,必饮血酒盟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