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方支书的生意经,机遇期

五金厂和竹器厂的产品质量还是不错的,再加上在方唯的影响下很重视营销,两个厂子在今年发展的格外迅猛。

为了避免将来改制的时候出现麻烦,方唯最终决定将两家社队企业纳入到合作社的名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合作社的多项工程陆续完工。

首先是新建的大型谷仓投入了使用,今后合作社下属各大队的产出,全部归于大型谷仓,以前各队的谷仓将会逐渐拆除。

合作社在1大队、9大队和16大队新建了碾米厂、磨坊等设施,另外还重新建设了6座大型的烤烟房。

各大队之间连通的内部道路也已经开工建设,工程交给了专业建设公司施工,不再进行全员大会战。

整个瑶岭公社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这天上午。

方唯接到了会议通知,随即动身前往了京城。

“方支书,你们搞的大型合作社,是不是在回头路?”

他以前参加会议一般都很低调,但这次不一样,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不少代表把火力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有人质问他是不是要走回头路,有人质问他是不是抗拒分田到户的做法。

“有些问题我需要澄清一下,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全体社员的选择,也是实事求是的选择。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像我们主要是从事农业育种工作。

这意味着什么,你们应该知道吧?也就意味着我们从事的工作,不适合分散经营,只适合集约化生产,走集体经济的道路。”

方唯当然要为自己辩解,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这些人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只看表象就开始抨击社员们的选择,这是不公平的。

另外,育种工作有其特殊性,投入大、技术门槛高,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单打独斗是做不了这件事的。

“方支书,你这是狡辩。自从实行了分田到户之后,极大的刺激了农民朋友的劳动积极性,预计今年夏收又会有可喜的粮食增产。你是想否认这一点吗?”

刚回应了一句,马上又有人跳了出来。

这特么就是乱扣帽子了,方唯只是说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很适合瑶岭公社的现状,他可没说分田到户不好。

“你的问题我懒得回答,你连实事求是都做不到,只会讲空话扣帽子,意义何在?”

方唯估摸着自己的代表身份很快就不复存在,所以说话也就没有了顾忌。

在小组会上,他舌战八方,搞得不少人下不来台。

当然,力挺方唯的代表也不在少数,尤其以基层的代表居多。

最后,有关方面的领导还专门来参加了方唯他们小组的讨论,倒是对方唯的评价很高。

“讨论就是应该这样,摆事实讲道理,不扣帽子打棍子,要以理服人。方唯同志的讲话是实事求是的,他认为集体经济对他所在的公社和大队有利,论据是充分的。”

上面最终定了调子,不认为瑶岭公社各大队的做法是离经叛道,反而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方唯的做法得到了全体社员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没有这一点的话,那就是逆潮流而动。

有了这一点,才是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上,做出的自我抉择。

这是方唯参加过的会议当中,最累的一次。

会议结束之后他马上就想回去,一天都不想多呆。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京城参会了,马上就要面临换届,通知估摸着自己是要出局了。

“方唯同志,请你先别走,领导要和你谈话。”

方唯去会务组预定车票,然后有工作人员拦住了他,让他多等一天。

第二天。

方唯早早起来,然后由工作人员带着他去了领导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