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从小有志向,鱼塘

“问题不在你,在孩子身上,城里和农村最大的差别在生活的便利性、人生机会、教育医疗等等。这事儿还是要慎重,户口落到城里你还不是一样可以在竹器厂干?”

梁雪琴有自己的想法,头两年她还生了二胎,现在所有的心思几乎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方唯笑而不语,这事儿他不好发表意见,只能让人家两口子去做决定。户口这玩意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不重要,关键看你的户口在哪里。

当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他还是觉得梁雪琴是对的。

于浩面对婆娘明显没什么底气,不敢和对方争论便很生硬的转移了话题。

夜里。

盘莲花趴在方唯的耳边问道:“三哥,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两个孩子的前途?”

她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受到了梁雪琴那番话的影响。

“怎么没想过?斌斌和小洁能好好读书最好,到时候考个大学想去哪里发展就去哪里发展。不是那块料也没关系,以后人员的流动会逐渐打破。

他们以后的选择会很多,想当城里人我就帮他们把户口落到城里去。总之,不管他们混得好不好,保底的一条路还可以回来,我能保证他们这一辈子衣食无忧。”

方唯和婆娘说了很多,孩子的未来有无数个可能性,希望他们能有出息。

实在没出息也不要紧,大不了回来继承家产,她方唯以后还能缺钱不成?

盘莲花听完之后笑得不行,她就喜欢男人这种乐观的性格,正好她也不是那种纠结的性格,没多久就睡着了。

从第二天开始,斌斌在学习之余就开始跟着孙道人学习医术,刚开始肯定要背诵很多东西,从药材的辨识到药材的配伍,以及一些中医的经典著作都要背诵。

方唯也想看看儿子到底有没有这个毅力,所以也不管他,只要不耽误功课就行。

上午。

各生产队的队长都来到了大队部,商议空出来的旧宅基地该如何使用。

这些空地的面积加一起大概有300亩,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能干一些事情。

有人提议可以用来培育蔬菜种子,有人提议并入旱田坡地算了,还有人提议可以搞鱼塘,补足队里养殖业的短板。

平时大家说的肉食就是“鸡鸭鱼肉”,队里养了鸡鸭和猪,唯一缺少的就是鱼。

当然现在时不时也能买得到,有本事的社员也能从河里捕到鱼,但终究不是很稳定。

也不怪大家会有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实在是穷怕了,谁知道以后的物资供应会不会出问题?

城里人有定量,他们可没有,能自给自足才是最好的。

讨论了一圈下来,大家都比较倾向于搞鱼塘,到时候不仅能给社员们谋福利,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

比如像田炳义大队,产出的淡水鱼就供不应求,经常想买都买不到。

方唯自己是不缺鱼吃的,田炳义会经常派人给家里送活鱼,但他得要考虑大家的意见。

“行!那就搞鱼塘。老赵,这件事就交给你了,现在抓紧时间,希望咱们能早一天有所收获。”

方唯最后一锤定音,队里准备修建鱼塘。

养淡水鱼的技术算不上很复杂,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验,毕竟有些生产队以前就搞过养鱼。只不过后来由于粮食不够吃,才把鱼塘填了种水稻。

会后,赵金生马上带人动了起来。

300亩鱼塘的工程自己干就行,正好这段时间不太忙,他便组织社员和知青一起上阵,开挖鱼塘。

在当地来说,鱼塘养鱼是老传统,真不算啥大事。

方唯抽空去了一趟二姐家,给田炳义说了队里准备养鱼的事情,并请对方给与一定帮助。

田炳义满口答应,毕竟他这边先行一步,还有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的。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