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升级有惊喜,礼尚往来

但队里的产量暂时没那么大,方唯就和对方说,让他们先拉一些,等元旦前后再过来。

最终三家单位一共买走了6000只鸡和5000只麻鸭。

【产出肉鸡,点数+32000】

【产出麻鸭,点数+36000】

【产出鸡蛋,点事+20000】

【总点数:6913920点。】

这年月利用各种物资和人家拉关系还是很容易的,因为现在的物资供应虽然比前些年要好些,但依然比较紧张。

钢铁厂把鸡鸭拉了回去,职工们分了。大家回去杀鸡杀鸭子,做成各种菜肴一吃,都是赞不绝口。

拉回来的鸡鸭肉质鲜美、口味绝佳,都说厂里的后勤部门这次办了一件好事。

意见反馈到领导那边,人家当即拍板,今后要是下塘大队需要钢材,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供给。

陈州纺织厂的吴厂长也接到了类似的反馈,说这批鸡鸭的品质比以前还要好,反正子外面买不到这么好的鸡和鸭。

吴迪一直都维持着和方唯良好的关系,听到大家的意见,他便批了几车布头和次品布,给下塘大队送了过去。

车队抵达大队的时候,方唯正好在办公室。

“几位辛苦了!我已经接到了吴厂长的电话,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先休息休息,我去安排饭食,等你们吃过饭车辆肯定卸空了。”

方唯自然很高兴,现在社员们的消费水平很低,工业品可以不买或者少买,但有一点,人总得穿衣服啊。就每年发放的那么一点布票够干啥?全家人凑一起都不够做一套衣裳的。

这些年纺织厂给队里帮了大忙,有点瑕疵的布根本不算什么,社员们反而很喜欢。

因为次品和布头都很便宜,这都变成了队里的一项固定福利。

“方支书,厂长让我给你带句话,等元旦后还会有一批布给你送过来,回去的时候希望能拉一些鸡鸭。”

带队的是纺织厂厂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吴迪还让他给方唯带了一句口信。

方唯心领神会,点点头,就赶紧安排人手卸车。

来人吃饱喝足之后就准备空车返回,现在队里的物资也很紧张,过两个月才能补充完毕。

鸡鸭的饲养都只这样,出栏多少就会及时补充多少。

禽舍中鸡鸭的出栏时间已经下降到52天左右,而队里因为上次鸡瘟的事情采购了多台孵化设备,小鸡小鸭随时可以孵化出来。

“方支书,我们走了啊,等元旦后再来。”

“好啊,下次来了绝不让你们空手而归。这有点土特产你们带上,回去尝一尝。”

方唯给纺织厂来人送了一些干货,还给几个司机每人发了两包烟。

车队驶向了远方,郑虎等人早都等不及了,嚷嚷着赶紧分布。

刘会计等人计算过了,这些布分给社员和知青,足够每一个人做一身衣裳的。

方唯定下了标准,然后让郑虎去组织实施。

布匹需要交现钱,到了现在,全大队也找不出来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人。

五保户分的布由大队出钱,这是惯例,也不会有谁说什么。

领了布回到家里,盘莲花开始给阿姐、阿公以及两个小家伙量尺寸。

家里分的布只够两个孩子两个大人,各做一身衣裳,先紧着阿公阿姐和两个孩子,方唯和盘莲花等元旦后再说。

元旦后人家送过来的布,会给瑶寨,到时候阿公和阿姐领了布,又可以做两个人的衣服和裤子。

家里的这太缝纫机可是立了大功了,全家人的衣裳都是依靠它做出来的。

现如今,盘莲花和阿姐都学会了裁剪,至于缝纫的手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尤其是盘莲花,学什么手艺都快,去外面开一家缝纫店都没问题。

“老三,明儿你陪我去新民居的建设工地看看。之前看过了图纸我就很羡慕,等啥时候咱们寨里也能这么干就好了。”

阿公量过了尺寸,便坐下来和方唯聊天。

他在下塘大队呆了这么久,深受震撼。

以前觉得瑶寨也算发展的不错,不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看起来比起下塘大队,简直差的太远了。

“行啊,明儿陪你老人家去转转。不过你老也不用羡慕,我对寨子的规划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我现在就和你说说。”

方唯不忍心让老人家总是羡慕别人,于是他便说了自己的打算。

他觉得瑶寨没必要和下塘大队攀比,要建设新民居就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色。

等回头可以由寨里出钱,队整个寨子进行改造。

寨子里的民居要突出当地的特色,也就是吊脚楼的特色,在保持传统风貌前提下,尽量让大家住的舒适一些。

有些话方唯没说,保持传统风貌很重要。毕竟是有上百年历史的瑶寨,拆了重建简直是暴殄天物,还是重新修缮改造比较好。

这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珍贵财富,等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光是旅游收入都能让寨子赚的盆满钵满。

两世为人,方唯从来不缺少长远的眼光。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