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升级有惊喜,礼尚往来

这一带地势较高,而且拥有现成的水井三口,周边还有更多的水源。距离河边也不远,抵达进山的位置也不远,位置还是很不错的。

武耀阳和郑先发都来到了队里,参加了开工仪式并剪了彩。

大家盼望已久的“新民居”工程,从图纸上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所有人都很开心。至于需要的壮劳力,根本都不用动员,瞬间就满员了。

没有抢上名额的社员捶胸顿足,就仿佛吃了多大的亏似的。

第一期100套民居,将会在明年秋收前后交工。届时,会有将近400人搬入新居,至于具体怎么分配,等到时候再说。

开工仪式过后,武耀阳等人就匆匆离去。

大队食堂随后开始供应饭食,大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来吃,菜品多种多样,潘类似于自助餐的形式,能吃多少打多少,杜绝浪费也不允许带走。

这等于是吃了一次大锅饭,只是比酒席要简陋。

这一天,从早到晚大家都喜气洋洋的,有些人从工程刚一开工就在周围转悠,以后每天不来转一趟心里就会觉得缺了点啥。

方唯倒是很少去工地上转悠,大队安排了专人负责这件事,他就不用操太多的心。

“虎子,咱们回头把口粮分了,标准嘛,就按照平均每人500斤稻谷进行分配。”

谷仓里还有将近80万斤稻谷,这一年大队接待了不少人,粮食消耗直线上升。当然,队里也收取了现金和粮票,肯定不会吃亏。

这一次分配的口粮不多,因为上一季就已经分过一次口粮,不存在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郑虎随后和粮食收购部门联系,将这一季的418万斤【南光二号】稻种,全部卖给了收购站。人家的服务态度没得说,直接上门收购,连运输都省了。

大队收入了535.04万元现金,以及418万斤稻谷的平价供应指标。

上一季的400万斤稻谷还没买,过了年底指标就会作废,队干部们一商量,最后决定买回来200万斤稻谷,剩下的200万斤供应指标就不要了。

这也是制定政策的人的想法,因为需要用真金白银购买粮食,如果粮食够吃了一般的生产队就会买太多存着。

粮食这玩意都有保质期,陈粮没人爱吃。

下塘大队也一样,如果不是因为队里在搞工程建设,可能还会少买一些。

200万斤稻谷的支出有20多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外刚刚获得的418万斤稻谷供应指标,有效期至明年七月一号之前,倒不是很着急。

稻谷买回来,马上就给社员们分了下去,一共分出去了100万斤稻谷,库存还剩下180万斤稻谷。

分完口粮的第二天,王亮带着车队前来拉育种材料。

“方支书,明年暂时不用继续培育育种材料了。我给你们大队写了公函,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育种基地接收了这批育种材料之后,明年一年都不再需要了。

所以,王亮给下塘大队出具了一份公函,免得以后扯皮。

“好的,我们明年会暂停培育育种材料,你们以后要是有需要,就提前过来协商。”

方唯点点头,接过来公函看了一眼,然后放进了抽屉里。

王亮和对方聊了一会,便让人去装车,并缴纳了135万元货款。

郑虎招呼了一群壮劳力过来帮忙,对方装好了货物,便直接返回了育种基地。

“三哥,明年又少了一百多万元的进项。”

郑虎觉得有点可惜,培育育种材料收益更大,问题是对方要不了那么多。

方唯笑着摇了摇头,多出来的400亩水田培育稻种也行啊,也能有个几十万元的收入。至于育种材料的主动权不在大队的手上,多想无益。

两人正说着话,公社来人送来了最新的文件。

“又有招工名额了?这次可不少,光是咱们公社就有80个名额,摊到每个大队至少都有4个名额。虎子,我现在就去公社。”

方唯看完文件,马上起身,骑车去了公社。

他得为队里的知青争取这批名额,哪怕是多要来一个名额也好啊。

郑先发见了方唯,忍不住笑了起来:“就知道你会来,这次给你大队5个招工名额,赶紧拿回去吧,省得我又后悔了。”

“那不能,你可是我们的老队长,不帮忙我们也说不过去啊!谢谢了,郑主任,等明年我多给你一些茶叶。”

方唯接过文件袋就跑了,同时还不忘给了对方一个承诺。

他从山上采回来的茶叶成了香饽饽,不少人都经常惦记希望能多搞一点茶叶。

不过每一年就那么点茶叶,肯定分不过来。

现在就看明年移栽的茶树品质怎么样,如果品质不错,茶叶的口味也一定不错,这样的话大家就都够喝了。

回到队里,他把招工的名额交给了郑虎,让对方召集大队干部和规各队队长开会,商量一下这几个名额怎么分。

他就不参与了。

翌日。

煤矿送来了过冬的煤炭,本来还想买一些生猪的,不过大队的养猪场现在主要是出产良种猪,现在只剩下一点,不能卖了。

要是再卖的话,杀年猪都够戗。

于是煤矿买了2000只鸡、3000只鸭,另外还买了20000斤鸡蛋。

过了两天,陈州纺织厂和水泥厂都过来买物资,另外还增加了一家新单位,就是衡州钢铁厂。

钢铁厂是这一次大队建设【新民居】需要钢材,才建立了联系。对方财大气粗,想多买一些鸡鸭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