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在就是真理,他们同样无法证伪,人家二队所取得的育种成绩可是实实在在的。
方唯觉得这些国家级的专家来一趟也好,免得老有人拿这事儿作文章。反正他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真真切切的,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除了二队,包括清河县以及成立不久的新林县农优育种基地,都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
反正他没有造假,随便什么人来检验都行。
等到今年秋天,等县育种基地的【YX-032】稻种培育成功之后,一些质疑的声音就会销声匿迹。
时间匆匆。
于浩的婆娘梁雪琴生了一个闺女,队里将一栋空置的小院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分给了他们夫妇。
在赵金生看来,两人虽然是知青,但结婚生子之后大概率会在本地扎根。
盘莲花去探望梁雪琴的时候,见到了人家的闺女,心里喜欢的不行。她也想给三哥生一个女儿,但这种事可说不准,生男生女都有可能。
县里在下塘大队新修建了一排宿舍,具体地点在一队靠近二队的地方,具备同时接待100人的能力。
自从那些专家回去之后,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工作者到大队来学习取经。县育种基地趁机向来人推荐了【YX-032】稻种,希望把这种稻种推向全国。
当然,推广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YX-032】稻种的名气却逐渐打响了。
很多地方的农业科研单位,都向县育种基地下了订单,他们要把这种稻种拿回去进行研究,争取研制出新一代的杂交水稻。
方唯这下可没办法继续悠闲的生活了,因为很多时候都需要他去和人家做技术讲解。
在杂交水稻这一块,即便是吴茂盛也得甘拜下风,队里压根找不出来能替代他的人,有时候只能自己亲自上阵。
不过这对于他也是有益处的,让他在结识了很多专家级人物的同时,也了解当前农业科技的真实水平。
新林县地处偏远,信息不通畅,他对于外面的事情一直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
通过和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的交流,让他对很多事情都有了新的看法。
随着采摘季的来临,下塘大队逐渐停止了这种交流活动。
“今年和往年一样,我们要把所有的人员都撤回来,集中力量去山里进行采摘。”
方唯不仅叫停了交流活动,同时也把支援瑶寨修路的人手也撤了回来。
全大队只要符合标准的人员,一律上山采摘板栗和油茶籽,最后再考虑野生枇杷的事情。
民兵连提前进山清除障碍,郑豹亲自带队当先锋。他回来后说,山林的植被越来越茂密,危险程度还要胜过原始森林。
他带人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小心山林里的毒蛇猛兽。
好在是上千人的行动,野兽和毒蛇对危险有着天然的警觉性,一般都会远远的避开人类大部队。
方唯跟着二队的队伍出发,像这种集体劳动他也得参加,不能搞特殊化。盘莲花这一次没有参加采摘,她是孕妇,被排除在采摘人员的行列之外。
一路前行,他发现姜霞似乎有点神不守舍。
“姜霞,怎么了?是昨晚没休息好吗?”
“啊?没啥事,我的确没睡好,不要紧。”
方唯关心的问了一句,但对方显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他就不再吱声,回头看了楚琳琳一眼,打算抽空从侧面打听一下姜霞的事情。
队里一直对知青工作都很重视,帮助他们适应农村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等等。
楚琳琳接收到了方唯目光里的信息,她其实也很担心姜霞,不知道对方出了什么事。
大家首先抵达的是板栗林,野生板栗林区域好像又扩大了,树上到处都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因为前提进行了探查,所以目前的板栗全都成熟了,已经有不少果实自然脱落,落到了地下。
采摘的时候需要用长竹竿把果实打下来,然后大家蹲在地下装进背篓里面。
速度还是挺快的。
等大家带着收获返回大队之后,纷纷去仓库上交了采摘的板栗,并进行了登记。
方唯抽机会把楚琳琳喊到了队部。
“姜霞最近有什么异常吗?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事情?”
“我不知道啊,之前还好好的,就是这两天才变成了这样子的。我问你小霞,可她就是不说。”
方唯想了解姜霞的情况,但楚琳琳也不清楚。
这就奇怪了,要是队里有什么事,姜霞能瞒过别人但不可能瞒过楚琳琳。
两人住在一个宿舍而且还搭伙做饭,互相之间很了解。
“姜霞最近有没有和大队以外的人见面?或者,她有没有收到信件包裹之类的东西?”
“她肯定没有和大队之外的人见过面,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不过,前几天她好像收到了一封信,当时没太注意。”
方唯问了半天,楚琳琳知道的并不多。
没办法,他只好让楚琳琳多关注一下姜霞,有什么异常必须第一时间向他汇报。
第二天。
方唯去公社给吴迪打了一个电话。
“方支书,小霞没有告诉你吗?我已经搞定了一个招工名额,可以进省城第一机械厂。
不过这事儿要等到年底,她姐提前写信告诉了小霞,会不会是因为这件事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