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新方案,办法总比困难多

郑虎看着新修好的路,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不过他也很清楚,二队的这条路是县里出钱的修的,要是让各个生产队出钱修路,根本不现实。

“虎子,你这句话算是说得到点子上了。我也知道修路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我们什么不做的话,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

方唯回应了一句,心里开始盘算大队内部修路的事情。

这件事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一是要充分利用主干道的便利条件,毕竟主干道还是可以将一部分生产队串联起来的。

二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钱修柏油路修碎石路总行吧?另外,没有钱全面修路,分段修路总行吧?

所以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然,这件事先不急,如今他还没有完成整个大队的整合,而像修路这样的大型工程,必须要将各队拧成一股绳才行。

竣工仪式结束之后,方唯等人就回到了队部。

“大队长,公社送来了文件,我给你放桌上了。”

方唯刚走到办公室的门口,就有人提醒他公社有新文件下发。

他点点头,坐下之后拿起文件看了起来。

文件要求各大队,再次掀起学“大寨”的热潮,不等不靠,努力改变农村的面貌。同时还要求各个生产队,必须以粮为纲,狠抓粮食长生产,绝不能因为搞副业耽误主业。

“高文书,这份文件很重要,回头你下发给各个生产队,要求他们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公社和大队会进行抽查。”

大寨大队就是实行“大队核算”的代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非凡成就,

尽管大家的思路不能不完全一样,方唯还是很佩服人家那种战天斗地的豪情。

生产之余组织社员们和知青们学习,也是团结所有人的好办法,所以他很重视,要求各队必须认真学习,组织讨论。

方唯和大队干部会随时抽查学习效果。

“好的,大队长,我马上办。”

高文书拿着文件走了,这件事很急,他必须要在明天早上将文件送达各队。

随后,方唯又喊来了郑虎,让对方带人捋一捋大队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然后把各队的人员组织起来,该疏通疏通、该修缮修缮。

安排好这些事情,他终于闲了下来。

管理一个大队和管理一个生产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方唯也逐渐摸到了门道。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调动各队队长的积极性,没有他们的配合,大队工作就很难做。

一旦这些队长能和他一条心,他的工作就轻松了。

方唯随后离开了队部,去育林区叫上高青山,开始考察各队的林业资源。

下塘大队林业资源最丰富的是一队和二队,其他的生产队也不差。只不过除了二队之外,其他生产队对于林业资源的利用率都很低。

说白了就是靠天吃饭,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没有进行大面积的人工栽种。

“老高,我寻思把二队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各队,你认为可行不可行?”

两人在11个生产队转了一圈,心里有了基本的概念。

方唯打算把各队的林业资源都利用起来,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同时也想听听高青山的意见。

“肯定可行啊,都是林地,二队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生产队也应该能做到。”

高青山倒是很有信心,育林队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方唯点点头,心说,二队能做到的事情其他生产队还真未必能做到。

现在【育林采摘区】的区域面积约为3万亩,二队的林地肯定没这么多,可是加上他在深山里指定的区域,实际上剩余的区域面积并不多。

想要把11个生产队的林地全部纳入指定区域,区域面积是不够的。

当然,如果将【育林采摘区】的等级提升到12级,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手里的点数还差一些,再积攒一段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今年还有很多项目没有结算,等过了元旦就可以整体总体结算一次。

“老高,你心里有没有具体的想法?是继续扩大板栗树和油茶树的栽种面积,还是引进其他的品种?另外,林下经济都搞草药种植吗?”

考察结束,方唯和高青山坐在办公室讨论接下来的规划。

他自己对于林业算不上很在行,但队里有专家呀,所以他才会和高青山探讨。

“延续二队的种植经验,从技术上来说没啥问题。我们搞经济林和林下经济,最好能形成一定规模,这样才能有规模效益。”

高青山比较赞同继续栽种板栗树和油茶树,在林下继续种植草药。

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经济林中间还要套种一些伴生的林木。而沿着山脚栽种的楠木防护林、以及高山上的红豆杉人工林,都应该继续下去。

“嗯,那就这样,回头我和队干部商量一下,有了决定再通知你。”

方唯下定了决心,人工造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二队到如今还在继续栽种楠木(包括金丝楠)和红豆杉,着眼的可不仅仅是金钱。

这件事贵在坚持,所以应该常抓不懈。

第二天。

方唯就和队干部以及各队的队长商量了此事,会上几乎听不到反对的声音。这件事说到底是育林队的事情,对于各队的成绩和分配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这个议题很快就获得了通过。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