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烽烟(四)

根据战前制定的“就地补给、削弱敌方潜力、制造后方混乱”的方针,特遣支队指挥官卢平秋下达了对沿途所有西班牙据点进行彻底“扫荡”的命令。

对于沿途所遇到的庄园和传教区,予以毫不留情地打击和毁灭。

所有白人,无论是庄园主、监工还是传教士,均被扣押,充为军中苦役。

仓库和地窖被打开,里面储存的粮食、腌肉、酒类以及牧场里的牛、羊、马匹被尽数登记征收,作为军需补充。

士兵们甚至惊喜地发现了一些新鲜蔬菜和果园,极大地改善了连日来只能啃食干粮的伙食。

处理完物资和白人俘虏后,军官们对那些数量众多的印第安奴工,则予以全数释放,恢复他们的自由。

这些可怜的印第安奴工眼神中无不充满了恐惧、迷茫以及被压迫下的逆来顺受,长期的奴役使得他们对“自由”变得有些遥远而陌生。

士兵们将缴获自西班牙人的武器,老旧的火绳枪、刺剑、长矛、砍刀,甚至还有农具,全都堆放在印第安人面前,示意他们拿起这些武器“保护自己,捍卫自由”。

这不仅是出于一丝怜悯,更是深远的战略考量,获得自由并得到武装的印第安人,想来应该会勇敢向那些压迫和奴役他们的西班牙殖民者发起反击,继而让西班牙统治的后院烽烟四起。

此刻,在阿梅卡小镇,从审讯当地居民获得的情报给全军官兵们注入了一记强心针:目标瓜达拉哈拉城就在东方五十公里处!

快速行军的话,也就两天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天。

全军于此休整一日后,继续向东进发。

这最后一段路况明显改善许多,道路宽阔平坦,不少路面甚至还经过人工修整,铺着碎石与沙土,虽不及新华国内官道那般齐整坚实,却足以让大队人马和辎重顺畅通行。

道旁时而可见排水沟渠的痕迹,显示出西班牙人曾在此地投入过些许基础经营。

而且,越往东行,人类活动的迹象就越发密集,荒凉寂寥的高原景象逐渐被阡陌纵横的农田和牧场取代。

仅前行了约二十多公里,特遣支队便陆续碰到了三座规模不小的庄园、一处拥有成百上千头牛羊的大牧场,以及两个炊烟袅袅的土著村落。

这些据点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缓坡与河谷间,显然得益于愈发肥沃的土地和便利的灌溉条件。

毫不意外,这些村落据点皆遭到新华军的扫荡,庄园里零星的白人守卫和监工们往往只来得及发出几声惊骇的叫喊,便被迅速缴械制服。

仓库被依次打开,里面堆积如山的玉米、小麦、豆类、成桶的腌肉、奶酪和酒水让负责清点的军需官喜上眉梢。

牧场中肥壮的牛、羊、马匹被迅速驱赶出来,编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