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也随即针锋相对,频频出兵邀击清军,双方围绕锦州城外围白云山、松山、杏山等地展开激烈而频繁的战斗。
清军此番攻来,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满洲、汉军、蒙古八旗各部以每三个月轮换一次,从而让部队得以充分休整,跟明军长期对耗。
明清双方从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五月,一直战至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互有攻守,交战不断,但彼此双方谁也没有占据战场上的压倒性优势。
倘若,就这般对峙下去,最先挺不住的肯定是清军。
尽管,清军于两年前出动数万大军杀入关内,肆虐京畿、河北、山东北部数十府县,劫掠了大量物资和人口。
但所抢来的物资当中,粮食因为运输不便,再加之明军频频阻击拦截,带回的谷物米豆仅数千石,对清军的粮食供应并未有根本性的改观。
另外,因为东江镇和新华频频袭掠朝鲜,还有“叛逆”光海君起事,以及咸镜道孔有德部的割据自立,使得朝鲜内部局势乱成一片,造成朝鲜境内农事大规模荒废,本该输往满清控制区内的粮食甚少。
即便被满清催逼得急了,朝鲜绞尽脑汁筹集的粮草也很难绕过东江镇海陆两个方向的拦截,对清虏的粮食供应几近于无。
这就使得清军一直都在闹粮荒,八旗各部手中虽握有大量金银,但根本买不来多少粮食。
依靠那帮晋商走私偷运的那点粮食,对拥有数十万丁口的大清而言,可谓是杯水车薪。
当年,清虏征服朝鲜,勒令朝鲜王世子前往盛京为质,随行大臣和侍从有百余人。
但皇太极却派人告知朝鲜,盛京只能供应一百人的饮食,超过限额人员就得由朝鲜方面自行承担,引得朝鲜人为此吐槽不已。
到了今年,因为与明军大打出手,造成大清境内物资奇缺,物价飞涨,皇太极连这一百人的朝鲜人质团的饮食也保障不了了。
他又让人转告朝鲜人,大清户部实在支不出钱粮了,但可以给朝鲜人质团一块地,你们自己种吧!
这下朝鲜人不干了,就算是来当人质,也不能这么对待咱们吧?
你们大清也太不讲究了!
由此可见,我大清当真是很困难,连起码的外交体统也不顾了,硬是逼着仅百人规模的朝鲜人质团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养活自己。
多余的谷物米豆,必须尽可能地保障前线所需。
为了减轻物资供应困难,皇太极多次下令前线轮战的八旗各部,除了要严密封锁和阻止锦州获得粮饷输入外,还要想方设法地去抢明军的后勤补给,以期做到以战养战,减少自己的消耗。
即便如此,清军也是倍感压力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