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清风不问

敌军为吴郡轻骑一支,共约千人,装备精良,马速极快,欲夜间破关突袭赤石道三村粮仓,后夺仓以营,设据点为跳板,直逼东风军北线补给。

谷守团未接战,而是即刻发信,东风军第三营立即于六十里外集结。

但此处并无适合重兵布阵之地,赵应天决策果断,抽调一营旧卒,依靠地势设三道“引火圈”。

所谓“引火圈”,乃新设战术,借助雨后谷地草湿泥滑,先由农夫样百人引敌前行,再由骑卒快袭左右牵制,最后于谷中燃草引烟,用迷雾逼迫敌军错入陷阵之地。

八月二十七夜,吴郡轻骑果然中计,夜行三十里,被引入“赤石谷”。

谷中多雾、杂树、地势狭窄,适合设伏。

赵应天命“破云军”设弓骑两列、步阵三重,藏于雾中,不动如山。

敌入中段后,赵应天起信号,一记火旗升空,弓手三面放箭,步阵四方闭口,敌军措手不及,当场死伤百余。

后军尝试撤退,结果前有设火陷,后有碎石封谷,左右皆林中钩索,敌将濒死突围,未成,最终被俘四人、斩首一百七十余,余者逃散。

此战不过一夜,赤石道无一损。

战报送至王府,秦浩未设军功。

只命谷守团每人各赐一契,一句评语:

“铁血缔造,自身家园!”

这一评语传至各边村,震动不小。

百姓终于明白:这仗不是秦王叫他们打的,是他们自己守下来的。

秦地边村开始自设“护村记”,将自守之事一笔一划写入本村契据,一人一章,名列其上,封存于村契石后。

八月二十八,西域有使前来,途经秦地时见此异象,大惊失色:

“秦地之兵藏于民,秦地之战藏于村,秦地之势藏于话!”

“若不先乱其内心,则永难破之!”

这一言传回十八国,被人记录为“秦困三要”。

与此同时,西域诸国也开始小动作频频。

以大月氏为首的西域北道诸国,开始集结使节,频繁出现在蜀地、齐地边境,以商队之名设寨扎营。

香妃得报,立刻查实:

这些所谓“商队”并不携带大量货物,反而携兵器、甲片、轻弩、药石、异术器具。

:https://y。手机版:htt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