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立“名”,我就斩“名”。
你要试“胆”,我就破“胆”。
八月二十五,阴云遮日,风压山谷。
裴战一败之后,十八国联军并未立刻回撤,而是调转兵锋,将兵势向东偏斜五十里,自天策堡转而南压秦地“赤石道”。
赤石道,乃秦地通往边地粮仓的副线通道,也是归户村与后方兵营之间最活跃的补给走线之一。
此处本无主堡,亦无重军,仅以“骑援营”为骨干,三日一巡,五日一补。
张青松第一时间判断出,这是敌军又一次绕锋偷袭。
但秦浩并未调兵迎敌。
他命人自秦地“安丘”“岩东”两处边村,选出二十名“归户骑士”,联络三村,自发组成“谷守团”。
谷守团不入军籍,不穿兵服,只配三式快马、五式通文、一式响符,负责斥候、报警、引援、设哨。
他们不是军人,却承担军人职责,张青松起初不解,问秦浩:
“我们不该让边村百姓再次正面迎战!”
“归户已守村太久,若再让他们守军线,是不是太重?”
秦浩只答:
“你要人信规矩,那他们也得知道这规矩—靠他们自己守!”
“兵可以挡敌!”
“但守地,得靠‘住在这地上的人’!”
“若你只靠兵,那村子就永远是外人的地!”
“你要村子成为他们自己的,就得让他们自己护一回!”
“不是为了打胜仗!”
“而是为了以后有人问他们:‘你们为这地做过什么?’”
“他们能说—我守过,我挡过,我在的时候,敌人没进来过!”
张青松沉默,最终点头。
这不是“赋兵役”。
而是—立“守地之名”。
八月二十六,谷守团三路巡守于赤石道,前锋小队于黎明时分发现敌军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