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中学里肯定有秘密,周耀文又不愿意与大家分享。
旁边人听得一头雾水,正要开口反驳,然而话到嘴边停顿了两秒,却变成了“宋老所言,我深以为然!”
像这种道德方面的问题,大家私下里过过嘴瘾也就罢了,你直接揭发检举出来,有什么意义?怂恿学生家长闹事,逼迫周耀文辞职么?
这话宋清平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可不敢宣之于口。
这其中绝对没有任何羡慕嫉妒恨的心思。
反倒是店家送的一盘五香瓜子,嗑得精光一个没剩。
宋清平眼睛一亮,咳嗽一声对在场众人说道:“依我看,这藏污纳垢之地,早晚必然要爆出伤风败俗之事!”
所以呢?
宋清平骨子里对于现在政府提倡的所谓中西结合的新学难以认同,甚至可以说是痛恨至极。
宋清平呵呵笑道:“而且哪怕退一步来说,就算不宣扬出去,拿捏住他的把柄也不是什么坏事。周校长总这样清高孤傲,和而不同,就越发显得咱们粗鄙浅薄。有了这个把柄,看他以后如何趾高气昂!”
宋清平寒窗苦读三十年,才取得两榜进士,原本以为可以一朝青云直上。
“或者,兴许早就有伤风败俗之事,只不过被他刻意遮掩,外人不得而知罢了。”
大家只是想喝口汤而已,你这不是扔石头砸锅么?
宋清平摇头道:“伱们仔细想想,他周耀文为什么能有这些人脉资源?还不是因为他蒙受恩宠!如今金銮殿上那位乃是巾帼豪杰,不让须眉。这种事情一旦闹出来,她心中怎能不生隔阂?”
喝完茶水,众人散去,伙计进来收拾桌椅,心里忍不住腹诽,好家伙七八个人,看着衣衫打扮都非富即贵的样子,进雅间就要了两壶清茶,灌了个水饱。
周耀文办学,能拿到政府补贴,能招到任课教师,无论遇到什么麻烦,打一个电话出去都能摆平。
像他这样堂堂举人老爷,如今回老家开一个小学塾都门可罗雀。想要兴办新学,又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虽然只是捕风捉影,但也有不少人信以为真。
<div class="contentadv"> 只要是有好处的事情,他们什么都信。
众人纷纷鼓掌应和,气氛异常热烈。
但这有什么意义呢?
他想起来,进门的时候,跑堂喊的是“贵客七位!二楼雅间——!”
那这杯茶又是给谁倒的?
当然,这不是他一个小伙计该计较的事情,所以他也只不过是疑惑了那么一瞬,便将这个念头抛在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