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官带着红薯快马加鞭回京,陛下推崇栽种红薯的消息,很快在各地传开。
西北早有试验栽种的田地,收成很好,带回京城的红薯就是从西北拿的。
消息传开,大洲百姓无不为之雀跃,朝廷有所作为,不管作物能种出来多少,只要朝廷管他们,日子就还能过,怎么都比之前皇帝不过问要好。
大家私下里都传,皇帝无能,面对旱灾束手无策,皇帝尚且什么都不能做,何况他们?
眼下,朝廷总算做点什么,就说明,大洲还有救,大洲百姓还有救。
传令官将大量红薯托运回京师,照着顾肖军说的法子,放工部那边培育根苗。
红薯育苗很快,第一批藤苗,先在京郊外大批量地种下去,多余出来的,分给周围的百姓试种,等收成后,再把藤苗分给邻近的城邑,以此类推。
西北那边和京城合力,向周围的城邑运输藤苗,呼吁百姓种植,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大洲就都能种上红薯,大家不用再过挨饿的日子。
皇帝下令推行耕种红薯的消息,很快传到固县。
卢舟舟与余盼暖知道此事,都很高兴。
卢舟舟原本就有意借着顾肖军来推行红薯的种植,只有这样,整个大洲才能撑下去。
狗皇帝无情无义,唯有在推行大面积耕种红薯一事上,做了件人事。
红薯种下去,就算接下来荒年,有红薯支撑着,就不会出现余盼暖梦中大批饿死人的情形。
“娘亲,你说一切都会好起来么?”余盼暖摆弄着桌上的五子棋,看向卢舟舟。
在烛灯下给女儿缝小衣服的卢舟舟抬起头来,笃定地对女儿点点头:“我们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旱灾会过去,战事会平息,整个大洲,都会迎来新生。”
谁都以为,事情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就连卢舟舟也这么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