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知怎么回事,苏城还有周边的窑县几座小县城都涌来许多难民,路上、城里乞讨的渐渐多起来,这还罢了,随着大量难民涌入,城中偷窃事件频起……你们说这!”
说话之人重重叹了口气,其他路人说起此事亦是颇有感慨。
“是啊,鸡鸣狗盗之事不绝,就连官府加强巡逻都没用,一开始还好,后面那些流民渐渐成了流寇,可了不得!现在苏城一带可没从前那么安生,我们就想着搬离那,先去京城谋生。”
路人说罢,大家听着一阵唏嘘,现在越往北边走越不太平,想到他们接下来还要往下走,不免开始有些担心。
得知最近多了许多流民,知道余盼暖所梦之事的几人一激灵,都打起精神。
卢舟舟和安北侯下意识看向对方,眉宇间都多了担忧的神色。有一方开始出现流民,便是即将闹饥荒的征兆。
他们一路上过来都没有听见哪里闹饥荒的消息,必定是哪个地方出现灾情,已经到了民生难以为继的地步,但地方官员担心被皇帝问责,不敢讲灾情上报。
灾情不解决,只会愈演愈烈,纸终究包不住火。
看来闹饥荒的县城灾情已经很严重,不然流民不会从那个地方逃出来,还越来越多。
人都是有恋乡情结的,比起外出闯荡,更多人会倾向于留在家乡,如果不是在一个地方实在活不下去,不会走到举家搬迁,到另一个地方乞讨的地步。
“居然严重到这个地步?就算一个地方出现灾情,只要当地官员应对得当,不会造成恶劣后果,可是你们说的那些灾民,活像是歹徒,到处偷抢,不像是一般逃难的。”
陆家有一位小姑娘好奇地开口。
这些天她们除了赶路就是赶路,有路人出现,总归会忍不住与人交谈。
“谁说不是呢?他们来得跟洪水猛兽似的,见到东西就抢,一口吃的也抢,像饿死鬼投胎,更像是……饿怕了,不知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