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问题,陆时羡笑着调出一篇论文:《基于虫媒传粉机制的靶向递送系统》。
“这篇论文很好地启发了我,只需要沉默弹头外表模拟成花粉形态,就能仅被目标作物气孔识别吸收......”
评审会的尾声,陆时羡对自己即将着手的项目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繁缕”项目,其名取自一种生命力极度顽强的常见杂草,寓意项目旨在应对同样棘手、具有超强适应性与抗性的农业有害生物。”
“这是一个典型的前沿交叉重大科技专项,融合了合成生物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与精准农业,目标直指下一代绿色精准防控体系......”
项目通过时已暮色深沉。
燕京三月,春寒料峭。
但华国农业大学那座颇有年头的行政楼办公室里,却暖意融融,茶香氤氲。
陆时羡刚刚结束在农业部的一场评审会,便被秦远明院士亲自请到了这里。
窗外夜色已经开始弥漫,而窗内两位如今都算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相对而坐。
秦远明已是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眼神里透着老一辈科学家特有的务实与急切。
他亲自给陆时羡斟了杯刚沏好的龙井,语气带着一丝恳切:“小陆啊,这么晚了还把你请过来,真是不好意思。首先呢,还是祝贺你荣膺米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为国争光,二是……我这张老脸,也得代表农大,代表国内无数搞植物保护的同行,向你这位诺奖获得者求援来了。”
陆时羡:“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