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让病毒死得很有营养

“当我们锁定了目标,就需要能够精准‘干预’的工具。传统的RNA干扰技术存在脱靶效应严重、递送效率低、无法时空特异性激活等问题。我们的‘智能沉默弹头’,核心是一种经过多重设计的‘智能’RNA分子复合体。”

陆时羡开始详细阐述其理念中的巧妙之处:“其一,我们引入了DNA逻辑门电路概念,使其具备布尔运算能力。只有当两种或以上特定的疾病微环境信号(如过表达的某些croRNA或特定pH值)同时存在时,弹头的‘保险’才会解除,开始组装有效的siRNA(小干扰RNA)。这将极大程度避免了误伤健康细胞。”

“其二,我们将构建一个高效的靶向递送系统,利用改造后的病毒样颗粒(VLP)作为载体,将其精准送达目标细胞群。”

“最关键的是第三点,”陆时羡加重了语气,“这个弹头系统会和我们的超敏传感器实现了数据联通。传感器实时监测到的目标分子浓度变化,可以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并调控弹头的激活阈值和释放动力学!这意味着,我们将构建一个集合‘感知-判断-干预’于一体的闭环系统......”

汇报进入尾声。

智能沉默弹头的应用演示则更为震撼。

纳米弹头在显微镜头下自动寻找目的地,精准绑定病毒RNA后自我降解为肥料。

“这叫靶向施肥。”陆时羡笑着调侃道:“这会让病毒死得很有营养。”

此言一出,会场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有专家忍不住低声与身旁的人交流。

将检测与治疗两大模块如此紧密地动态联动,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工具创新,而是迈向“智能医疗”和“精准动态调控”的关键一步!

灯光重新亮起,陆时羡的汇报在这里结束。

与此而来的是,两个交叉学科的尖端项目及其蕴含的巨大潜力,烙印在了每一位评估专家的心中。

此时的他平静地站在台上,等待各位专家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