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去往乌溪河内陆

接着,陈海峰嘱咐他们收集大量的皮毛并运回到台北府。

如果遇到特殊的矿石,也要一同带回去。

同时,要求驻军对新移民进行航海和游泳方面的培训,不能仅仅将他们视为普通的农民。

负责守卫此地的排长明确表示已经了解任务。

晚上陈海峰取来了酒,在这边他们吃到了山里的野味和河里的鱼虾,他感叹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并决定等空出人力一定要修公路到这边。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波光粼粼的涟漪。

他们一行人登上桨帆船,向着内陆进发,船行不久,便抵达了两个相邻的村落。

这两个村子里的居民们都非常友善,他们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

然而,通过与村民们的交谈,我发现这里极度缺乏食盐、各种调味料以及铁器等生活必需品。

进入第一个村庄后,村长盛情款待了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虽然菜品相当不错,但那粗糙的盐却让味道大打折扣,带着一丝难以掩盖的苦涩。

陈海峰只略微尝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饭后,他与村长及其他一同用餐的老者进行了交流。

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然后将官印文书递给他们过目。

接着,他命人抬上来一些精心准备的礼物:五把锋利的斧头、十斤糖、十斤盐、两坛美酒以及两口铁锅。

看着眼前的物品,村长和老者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趁机向他们提出建议道:“如果你们愿意加入我的管辖范围,我不仅可以保证与你们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往来关系,而且未来三年内不会收取任何税款。此外,我还将为你们组建一支二十人规模的护村队伍,并提供十把腰刀、二十根长矛以及二十件坚固耐用的皮甲作为装备支持。”

村长和老者们相互对视一眼,似乎在权衡利弊。

沉默片刻后,村长终于开口说道:“您所开出的条件确实十分诱人。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小村落来说,是否真的有必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呢?毕竟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很少与外界接触......”

陈海峰理解他的顾虑,于是耐心地解释道:“加入我们并不意味着你们需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相反,这将会给你们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物资流通,改善生活品质;而拥有护村队则能确保村庄安全无虞,免受盗匪侵扰……”

经过一阵热火朝天、七嘴八舌的热烈讨论之后,村长和那帮头发花白的老头儿们最终还是给出了一个还算积极的答复,表示会慎重考虑一下他所提出的建议。

陈海峰见状,心中稍定,随即叮嘱他们,如果考虑清楚了,只需要前往河口寻找驻守在那里的要塞军官即可。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应后,陈海峰等人便登上船只,沿着乌溪河一路向其内部挺进。

不多时,他们抵达了第二个村庄。这一次,迎接他们的不再仅仅是礼貌性的问候与接待,而是超乎想象的极度热情款待。

或许是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陈海峰此次变得格外机灵起来。

他先是慷慨大方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精美礼品赠予村民们,然后又迅速安排人手与村民一同下厨做饭。

待到丰盛的饭菜上桌,众人酒足饭饱之际,陈海峰也不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阐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并详细说明了相关的合作条件。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个村庄的村长以及众多村民表现得异常豪爽利落,几乎没有过多犹豫,便一口应承下来。

紧接着,村长满脸愁容地向陈海峰诉苦道:“我们这些村民啊,一直以来可没少受山里那些野蛮土人的欺负。他们隔三岔五就跑来村里捣乱抢掠,每年都会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呐!”

听到这里,陈海峰不禁眉头微皱,连忙追问道:“那你们可知这群土人具体数量大概有多少?”

村长略微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据我所知,山里的土人少说也有成千之众啊!”

闻听此言,陈海峰当机立断,立刻下令给随行的驻军排长,要求他即刻驾驶船只火速赶往河口,尽快运来四门威力强大的 120 毫米口径速射炮以及二十门常规火炮。

同时,还要将船上现有的所有士兵全部带来,另外再多挑选一些身强体壮的青壮年一并带到此处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