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将这两门火炮的炮身全部用坚韧的钢铁进行铸造,以确保它们在未来的战斗中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最后,陈海峰给这两门火炮分别取了名字,一门叫做琉球 120 式野战炮,另一门则叫做琉球 180 野战炮。
他深知,这两门火炮不仅是武器,更是他们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
而且,如果日后需要的话,只需简单地更换为木制的四轮炮架,它们就可以轻松地改装成舰载火炮,随时准备为海上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设计既方便又实用,简直堪称完美。
搞完火炮之后,陈海峰心中暗自思忖着接下来的计划,那沉稳而坚定的目光仿佛透过眼前的一切,看到了未来的种种可能。
随后,他果断地挥了挥手,让人迅速把那辆破旧却仍不失坚韧的马车拉了过来。
马车在地面上缓缓停下,陈海峰走到马车旁,他微微仰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仿佛在向这辆马车传递着自己的决心与信念。
接着,他转过身,面对着那些忙碌的工匠和那 15 名学员。
他神情严肃地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声音洪亮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听好了,我们要在这里做一些改造,让这辆马车变得更加实用。”
他详细地指挥着工匠和学员们,让他们在马车的后面精心打造两排座椅。
工匠们熟练地挥动着手中的工具,那锤子敲击的声音如同激昂的鼓点,在空气中回荡。
他们小心翼翼地安装上钢制铰链,确保这些铰链能够牢固地支撑起座椅,并且可以灵活地进行折叠。
当座椅初步成型后,陈海峰亲自上前检查,他仔细地抚摸着座椅的边缘,感受着那份粗糙中的细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随着座椅的完成,陈海峰又开始着手解决马车坐人的问题。
他让工匠在后面制作了一个坚实的栏板,用两个粗壮的铰链将其固定在马车的尾部。
这个栏板既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乘客从车尾掉落,又可以为乘客提供一个倚靠的地方。
接着,他在那个尾板上面安装了两个精致的插销,轻轻一推,插销便稳稳地插入卡槽中,此时打开插销,木板便可以轻松地放下来装货;
而当需要乘坐时,只需抬起木板,再插上插销,后面的尾板就严丝合缝地关了起来,将货物牢牢地锁在里面,再也不用担心它们会掉下来。
在解决了尾板的问题后,陈海峰并没有停歇,而是继续指挥着众人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他让人在马车前面的座位两边,装上了两个坚固的铁制脚踏板。这些脚踏板设计得十分巧妙,与座位完美融合在一起,既不影响马车夫的驾驶空间,又能让他们在行驶过程中方便地上下马车。
最后,陈海峰让人在车厢两边的挡板上,均匀地钉上 4 片凹形铁片。
同时,他还让人制作了 4 个顶棚架,将缝制好的雨布平整地铺在架子上。
当下雨时,雨布可以有效地阻挡雨水的侵袭,为车内的乘客提供一片干燥的天地;
当阳光炽热时,雨布又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让乘客感受到一丝清凉。
看着这焕然一新的马车,陈海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辆马车即将成为他们前行路上的得力伙伴。
这样的马车可以运送弹药,可以改装成伤员救护车,可以改装成移动炊事车,可以改装成押解犯人的囚车,可以改装成装载银子的税务车。
拿掉防晒雨布跟架子,就可以装载货物和建筑材料,车尾装个钩子还能拖运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