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进入淡水湾

靠近淡水河的甲区将会崛起繁华热闹的集市与鳞次栉比的商铺;

毗邻北边的乙区则规划建设成一片片安居乐业的民居以及书声琅琅的学校;

东南部的丙区将成为坚如磐石的兵营和各司其职的官衙所在地;

东北部则矗立着气势恢宏的将军府以及储备充足的仓库和粮库;

而工坊则巧妙地安置在淡水河畔,以便充分利用水利之便。

陈海峰将在这里建一座城,4块区域都建在城内,需要建4个门城门,到时人口多了再建个外城。

要建的和平江城一样坚固和美丽,要建造城门楼,这样守城门的士兵就可以在上面休息吃住了。

交通运输排在干运物资的活,海军第1连和太湖义军合并成为海军第1营,一共有310人。营长是陈左。

海军第2连和平江军合并成为海军第2营,一共有310人营长是陈中。

工兵连和两个营多余的人和收留的孤儿组建了陆军工兵营。

女兵还是1个连,她们负责营地的守卫。

道路运输排40人和骑兵30人马组成骑兵连,帮助运送砖石。

我目前手握三个营共计九个连队,再加上海军第三连、女兵连以及道路运输连,总兵力已达一千二百余人,共下辖十二个连队。

眼下,陈海峰麾下的全体将士均投身于建设性工作之中。

其中一部分士兵负责巡逻放哨,坚守岗位;而另一部分则致力于各项工程的推进。

早在首座砖窑破土动工之前,那些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老工匠就已经带领众人搭建好了一个简陋但实用的草棚。

他们深知,这个看似简单的草棚将会成为未来烧砖工作的重要基地。

与此同时,这些勤劳智慧的匠人们也没有闲着,而是积极组织人力,紧锣密鼓地赶制出了成千上万块砖瓦所需的泥坯。

不仅如此,心灵手巧的木匠们更是发挥出了自己卓越的技艺,精心打造出了大量精致的木质模具以及坚固耐用的两轮板车。

这些工具将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确保每一块砖头都能拥有完美的形状和尺寸。

而就在这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之时,通往外界的道路也已初步修缮完毕。

这条宽敞平坦的道路犹如一条生命线,将源源不断地把成品砖瓦运回桃花镇。

当第一座窑洞正式点火启用的时候,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工地,仿佛预示着美好未来的降临。

然而,工人们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相反,第二座和第三座窑洞的兴建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等到第四座窑洞开始建造时,我们惊喜地发现,此时已经可以使用自行烧制的砖块来构筑窑体了。

这种带有高耸烟囱的传统砖窑,在江南地区十分常见,它以其高产量和优质的成品而闻名遐迩。

值得一提的是,木匠们还别出心裁地在模具上雕刻了精美的图案,上面刻有“苏砖”的字样,使得每一块砖头都充满了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