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进入淡水湾

他还留下了海军 3 连 第2 排的士兵,让他们帮忙盖房子并保护大家,他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叫“太湖村”。

接着,我们又开了 10里地,在这里,他让平江来的百姓和平江军的家眷都下了船。

他把海军第 3 连的 3 排留下了,还把 14 条福船也都留在这儿,这里就叫平江村了。

随后,陈海峰领着其余众人往里航行10里抵达了淡水河的一处河流交汇处。

此地便是日后声名远扬的台北城之所在啊!而此刻,他身负重任——要在此地与家人携手共建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并以此作为抵御内土敌人入侵的坚固防线!

抵达目的地后,陈海峰在岸边种下了我从平江桃花坞带来的10棵桃树,这象征着我们的希望。这里他起名为,“桃花镇”。

在桃花镇往北5里地,这里将建立台北府,陈海峰要在台北府建造城墙和将军府。

随后,他下令将携带而来的全部物资一一卸下,其中不仅有维系生计的钱粮,更有供大家遮风挡雨的帐篷。

这些宝贵资源,将成为我们安身立命、开创未来的基石。

通过精心选址,我们将所有村落均建造于淡水河北岸。

相比之下,南岸地域更为辽阔,但眼下我们人力有限,没有能力全面开垦。

不过无妨,等到他日兵强马壮之时,再行图谋亦不迟。

如今各个村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建设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开垦荒地,搭建木屋一片繁忙景象。

而陈海峰则负责派遣船只运输物资,保障生活所需。

每天清晨八点起,便会陆续有四条船只从桃花镇往不同居住地出发,每隔两小时出发一艘。

这些船只不仅要中途停留各村,最后抵达淡水村装载新鲜的鱼货、各类生活物资以及往来书信等物品,还要按顺序逐一返航,因此被人们美誉为“水上班船”。

有时候船上还会运载一些新鲜的水果。

与此同时,各个村庄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木屋,并在砍伐树木之余相互协作,沿着河岸修筑道路。

为此,陈海峰特别设计了一种独轮车,方便运输,并请木匠们赶制出数十辆,分别用水上班船运往各个村子,每个村都分到了十辆这样的独轮车。

不仅如此,他更是精心部署,让那些身怀精湛烧砖技艺的匠人们分赴各地探寻适宜制砖的黏土资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之后,他们便在距此不远的山脚之下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优质黏土。

紧接着,陈海峰下令于此地兴建砖窑,并责成鲁师傅调派其爱徒小鲁师傅率队赶赴周边四座村落,全力支援码头的修筑事宜。

而鲁师傅本人,则身先士卒,统率其余众人以及工兵连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筑路大业之中,首当其冲便是要修建起一条连接砖厂与此处的通衢大道。

经过深思熟虑后,陈海峰决定将这片土地命名为“琉球府桃花镇”。

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既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又展现出此地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这将建造集市和商铺,还有百姓的家,和工坊。

在镇子中有一条宽阔笔直、呈十字形布局的大马路贯穿东西南北,可以容纳六辆马车并行不悖。

沿着道路再走5里地就是台北府,这里被划分为甲乙丙丁四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