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生产的疑问

一旦投入生产,药品必然走向量化之路。

传统的小柴胡汤,依据病症与患者个体差异,煎服时药材用量需精细斟酌,可如今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如何确定每剂药的精准含量,确保疗效稳定,成为横亘在前的一道难关。

再者,病人的服用方式也是个棘手问题。

以往,小柴胡汤需煎煮后服用,这一过程虽能最大程度发挥药材功效,但繁琐耗时。若制成现代药剂,如片剂、胶囊或颗粒,虽便捷性大幅提升,可又如何保证药效不打折扣?

对于板蓝根而言,传统的冲泡饮用方式简单直接,可转化为现代剂型后,剂量的精准度与服用频率该如何界定,才能契合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患者需求,这都需要深入研究与反复试验。

张华岳心中明白,周桥的想法极具前瞻性,若能成功将这些经典方剂现代化,必将造福无数患者。

但此刻,他的担忧也愈发深沉,在这看似光明的前景背后,实则布满荆棘,要该怎么做才好呢?

周桥见张华岳眉头微皱,陷入沉思且沉默不语,便温和地开口说道:“张厂长,我看你似乎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咱们一起探讨探讨,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大家都是为了把制药厂的事情办好,畅所欲言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张华岳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犹豫,在与周桥坚定且鼓励的眼神对视后,他深吸一口气,决定说出心中的顾虑。

“周总,是这样的。我认可《小柴胡汤》和《板蓝根》这两个经典方剂的疗效,但是将它们制作成现代方剂,我确实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