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刘向的影响,班固写《汉书》也为他单独立传,给足了面子。”
更多的,是把东方朔当成一个插科打诨来为自己消烦解闷的弄臣。
“从文帝时的贾谊,景帝时的田蚡,到武帝时的卫青,以及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都是在太中大夫的位子上受到重用的。”
“因为人一旦搞笑,做什么都会显得不正经。”
“东方朔却谈起了条件,要吃了好酒好肉才说。”
“如果得不到汉武帝的察纳召见,就意味着没有机会,东方朔没有放弃。”
“东方朔这样做,有他的目的。”
“他既知人善任,也暴虐无常,杀人也不眨眼。”
“只有东方朔占卜之后说道,这个东西像龙但没有角,像蛇但有足,善于爬墙,不是壁虎就是蜥蜴。”
东方朔的传奇故事很多,比如劝谏汉武帝不要扩建园林等,这些故事都很有趣。
汉武帝时代的那些大事,比如说推行察举制、打匈奴、罢黜百家,或者后来的巫蛊之祸。
“像我这么出色的人,应该可以做陛下的大臣了。”
东方朔:在汉武帝面前,我是故意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一面。
“于是他找到了宫中为皇帝养马的侏儒,骗他们说皇帝嫌你们没用,准备杀掉你们。”
“君主英明才能上下一心,实现大治。”
“拔剑虽帅不贪多,带回家中给老婆。”
东方朔在民间被称为智圣,因为东方朔,民间有了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以致于当公孙贺听到要被授予宰相一职,吓得叩头大哭,不肯接受。
两人高度默契,融洽相处了几十年,故汉武帝才不会重用东方朔。
“君主暴虐,势必忠臣受戮,贤臣隐居,国家走向灭亡。”
东方朔临终前劝谏汉武帝要远离谄媚小人,让汉武帝明白从此失去了一个良师益友的知己。
他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见有姿色的女子必定想尽办法娶进家门。
除此之外,在道教神话方面,东方朔也有不少故事。
而东方朔地位低下,他的劝谏。
不到一年就喜新厌旧再娶,且乐此不彼,即便被人笑话也无所谓。
武帝下诏一起用餐时,他都要将剩下的肉揣在怀里带走,即使弄脏了衣服也无所谓。
所有的这些事情,都和东方朔没有任何关系。
“但汉武帝离不开这个开口就是乐子的开心果,仍旧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这个时候,东方朔毫无眼力见儿,向汉武帝表示祝贺。
“到了十九岁,学习《孙吴兵法》中关于战阵的布置、作战时队伍进退的内容,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字。”
同时和当朝的政治局势结合,试图将一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道理掰扯清楚,进而劝诫汉武帝多为民众考虑。
张仲景:东方朔说话风趣幽默,所以每次劝汉武帝,汉武帝也能听得进去。
可是到了武帝时期,普天之下,莫非黄土。
“东方朔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浪子,每年都要靠皇帝给的赏赐重新娶一个老婆。”
“言辞恳切,劝谏他勿听谗言,远离小人。”
“到了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
“只有东方朔不管那么多,拔剑割了一小块肉然后潇洒地离去。”
东华帝君在道教内部,地位极高,被后来的全真教奉为祖师爷。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让东方朔的名字,传播的更远了。
“郭舍人认为东方朔不过是侥幸蒙对,就用一百鞭子做赌注,再次向东方朔发起挑战,结果自然是自取其辱。”
“这是大不敬的罪过,他因此被贬为庶人。”
“在民间,东方朔也逐渐成为了智慧的象征,影响力越来越大。”
武帝赏赐绫罗绸缎时,他都是大大咧咧往肩上一搭。
“汉武帝又连出几个让他猜,东方朔逢猜必中,从没失手过,成为了射覆界的传奇人物。”
“就这样,东方朔以顾问的身份,在汉武帝身边悠哉地度过了四十多年,几乎横跨漫长的汉武帝执政生涯。”
在君主专制下,要想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很难。
和其他敢于仗义执言的大臣不同,东方朔很讲究劝谏的方式。
“东方朔的这点心思,汉武帝又何尝不明白。”
“挨了一百鞭的郭舍人还是嘴硬,又开始出谜语刁难他。”
“第二天汉武帝让他认错,东方朔戏精上身,说的不行用唱的。”
不像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了争取霸主地位,四处招贤纳士。
所以他宁可在朝堂上当一个隐士,既得以保全自己,又不违背自己做人的意愿。
虽然东方朔表面上放浪形骸,可是他却能在汉武帝身边劝谏,提出良策。
但同时,这些故事都比较独立,而且本质上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历史影响。
“不久,就传来了东方朔病逝的消息。”
“汉武帝听了十分感动但坚决不改,他封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继续兴师动众地建起了上林苑。”
所以,东方朔这个人,其实很奇葩。
“汉武帝即位第一年,广征天下人才,根据才能以破格授予他们职位。”
“不久后,就想到了一個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好办法。”
“但智者的光芒是无法掩盖的,东方朔死后不到一百年,就登上了刘向编写的《列仙传》,成了神仙一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