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洛和叶云便组织哥儿姑娘们坐下商讨计策。
夏晓洛先建议:“要不我们给来看诊的人统统打八折?”
一位姑娘大夫说道:“短期内是有效可行,能吸引到不少人来,但我们不能长期打折啊,这样会持续亏本。”
大家沉默起来,继续思考。
“打折确实是能短期见效。”叶云沉吟片刻,出声朝夏晓洛道,“晓洛,我们医馆内的药材充足吗?”
夏晓洛是掌柜,管理药材进货、账目等等事务,以保证医馆正常运转,他自信地回道:
“当然充足,而且我们的药材供应到货极快,只要有需要,不出两天便能送到医馆。”
有沈家做后盾,药材供应无忧。
叶云进而分析道:“大多数病患不愿来,是觉得哥儿姑娘们医术不精湛,信不过我们,那我们就多多积攒口碑,将医馆的形象树立起来。
我们医馆可以每月安排一名或两名大夫出去免费义诊,给一些穷苦人家和普通老百姓免费施医布药。
如此一来,京城会有更多人了解我们医馆,口口相传,渐渐地,得到认可后,医馆形象就能树立起来。”
另一位哥儿大夫点头赞成:“没错,义诊做起来后能让京城的人知道我们医馆,而且义诊时可以带上学徒出去,增加实践机会。”他略作停顿,问道,“那一个月做多少次义诊合适呢?”
“头一个月可以先做三次,上中下旬各一次,看看效果,后面慢慢调整,直至减少到每月一次。”叶云回答,毕竟不可能长期义诊那么多次,这不得亏死。
苏静嘉提出顾虑:“免费施医布药的话,会不会赚不到什么钱?”
虽说医者仁心,但不挣钱的话,医馆很难长久经营下去,他不想医馆倒闭啊......
“前期是会亏本,但为了积累口碑,都是必要的投入。”夏晓洛财大气粗。
叶云继续说道:“嗯,晓洛说得对,投入是必须的。”他总结,“打折结合义诊,双管齐下,打折短期内吸引患者,义诊则能长远地为医馆积攒口碑。”
苏静嘉见老板都不在乎钱,又想到什么,继续踊跃发言: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医馆门口免费送些小吃食和便宜的药品?比如开胃消食丸、药膏、凉茶、糖水等,这样也能吸引到不少人。”
“主意不错,不过呢,我们不能天天送,这样会很烧钱,嗯,我想想......”夏晓洛思考片刻,“就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天吧。”
毕竟不是人傻钱多,还是得好好计量。
“那让说书先生在茶楼说书休息停下来的时候提一句咱们‘素心堂’如何?”
“这个很好,我还可以让我家夫君去茶楼和酒楼时让那里的掌柜、小二假装不经意提上一嘴。”沈家产业多,宣传医馆这事想做的话,并不是什么难事。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
叶云最后说道:“宣传固然重要,但关键咱们医馆的口碑要做好。”
众人就细节实施又是一番讨论商议,最后敲定计划,才散会。
叶云回到医馆大堂,给病人开完方子,递给苏静嘉:“静嘉,去取药吧。”
苏静嘉接过药方大致浏览一遍,随即指着药方上的一处,对叶云说:
“叶大夫,这‘紫背天葵’咱们医馆卖完了,目前尚未到货,是否调整药方换一味药?”
叶云摇头,这味药最合适,他想到家中有,便说:
“不必换了,这味药最合适。我记得家中后院有种植,你随我一同回府去取吧。”
他正要准备回家吃饭,令仪通常晌午时就从学堂回来,叶云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家陪两小崽吃午食。
“好的,叶大夫。”
两人向患者说明情况,让患者下午再来取药。
随即便坐上马车,离开素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