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如日中天的声威下,袁耀自信能与天下群雄一战。
在袁耀看来,鲁肃绝对是最为顶级的战略大师之一。
诸如荀彧为曹操制定筹划平定北方的战略总方针,以及诸葛亮为刘备在隆中所提出的“三分天下”,以及鲁肃的联刘抗曹。
这三道战略方针无不是影响着天下格局。
此三人并称为三国时期顶尖的战略家绝不容过。
……
一时间,瞧着袁耀竟是愣神不已,半响都未回过神来时,一旁的刘晔却不由面露疑惑之色,暗暗道:
“少主,这是怎么了?”
良久,他不由轻轻推了推袁耀的身躯,方才令其从鲁肃原史上的各项事迹中抽回了应有的思绪。
“子扬,不知鲁子敬现今何处?”
待回过神来,袁耀亦是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色,遂连忙相问着。
这也并非他如此激动。
概因目前的己方中,真正具备顶级战略水平的战略家几乎没有。
似刘晔虽然在战略能力上有不俗的理解,但其实在对于天下大势的分析下造诣并不算太深,其主要还是专研战术谋划的才能。
所谓“术业有专攻。”
若令刘晔随军出谋划策,那自然毫无问题。
若要制定国策,或者推行的重大的战略决策时,便会稍显乏力。
至于蒋干,崔州平,又或者陈端,秦松等人,又或者张昭、张竑二人亦是在参谋谋划或是治理民政上有充足的理解。
真正的顶级战略人才,目前的阵营中还是极度稀缺。
况且,永远不要小觑战略性大才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能够发挥出重量级的作用。
似战国时期的张仪,苏秦,便是有着对天下格局无比清晰的认知,而能够搅动风云,令六国合纵大破秦国。
又或者是利用连横破合纵之势,让秦国彻底奠定了一家独大,远超诸国的实力。
这每一道举措都无比的证实了战略性大才的作用。
听闻袁耀的提问,刘晔沉吟一番,亦是沉声道:
“启禀少主,据上一次晔与子敬所通书信来看,他应该尚且还在东城鲁宅。”
“但此事都已经是过去了一月之久。”
“何况,那时节的鲁子敬曾在书信中隐晦透露过,他欲北上中原寻求明主的心思。”
一席言语缓缓而落,却宛若晴天霹雳一般顿时劈在袁耀头上。
什么?
北上寻求明主?
目前中原之地有雄踞兖州的曹操,新得徐州的刘备以及冀州的袁绍。
鲁肃竟然直接忽略了近在咫尺的自己?
这一刻顿时让袁耀感受到了一丝丝的极其不平静。
鲁肃竟然没有正眼相瞧自己或者说其父袁术。
这陡然令他其心思极其不平静。
但既然听闻了此事,袁耀的秉性便不似那种愿意半途而废的性子。
鲁肃乃是不可多得的战略性大才。
是决计不能放弃的!
稍作沉思,袁耀便径直沉声道:
“子扬,本将欲亲自前往东城相见鲁肃,请求其出山辅助于我,不知您意下如何?”
一席语落,刘晔从其眼神中也明白了袁耀的用意,遂郑重的予以点头示意,拱手说着:
“晔附议!”
“少主亲往,可令鲁子敬看到您的诚意,至于是否能够说服其效力,便只有依靠少主您的才能了。”
一番话语落罢,刘晔晔径直说着。
他的意思也很明确,似鲁肃这等大才,纵然自己与其关系相交莫逆,但在这等选择上,他是没有丝毫能够影响鲁肃主见的。
是否能够说服鲁肃归附,唯有靠自己卓绝的才能了。
() 1秒记住网:baoge。b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