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和秋天也是不怎么下雨,还经常刮风带来很多的沙子和尘土,也要经常挑水浇地。”
说到这里,老汉突然叹了一口气:“因为用水多咱们这里经常发生争水的械斗,小老儿的一个侄孙就是因为争水,被人用锄头砸穿了脑袋。”
水文情况可以根据水淹过后留下的蛛丝马迹进行判断,天文气候就没办法了,县志里没有记载只能抓瞎了。
不过宋士慧还有别的办法,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就是一部部活着的县志。
靠天吃饭的庄稼人,要比县志更为清楚密云县的水文气候。
宋士慧拦住老汉就是想通过他了解很多详尽的气候概况,一直闲聊到傍晚。
有旱烟杆子伺候着老汉也能耐得住性子,就一直陪着这个秀才老爷唠唠,眼看天要黑了,赶紧拱手道:“秀才老爷,到了晚上小老儿看不见东西了........”
宋士慧不等老汉说完,拱手道:“今天多谢老丈解惑,烟袋杆子就送给老丈了,天快黑了老丈还是回去吧。”
老汉赶紧摆手,一支烟袋杆子少说也得一分多银子,太贵重了:“这可使不得,小老儿哪里敢要秀才老爷的东西。”
老汉还没说完,宋士慧离开了潮河边,要是不离开,这位贫寒老丈更不敢带着烟袋杆子离开了。
老汉看了看手里的烟袋杆子,看了看宋士慧的背影,咬了咬牙,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赶紧离开了这里。
宋士慧带着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回到了远处的凉棚,点着蜡烛开始熬夜记载密云的气候概况。
“冬季干旱,春秋多风,夏季多雨,降水集中在六月到九月之间。”
“属于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直持续到深夜。
深夜。
官僚乡绅们在这个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的崇祯年间,开始了纸醉金迷的豪奢宴会。
空旷的田野间。
一间凉棚。
亮起了微弱的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