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政使司随朝堂形势变化而逐渐浮出水面的时候,朱弘昭也有这类想法,坐在龙椅上沉吟思考。
如果将通政使司作为来届国相的摇篮,那么一个国相的升调序列无异多了一环,这一环可就是五年。此前来届国相的摇篮是五京体系中的留守兵部尚书,而叶向高的提案也考虑到了五京体系。
即,担任过各京留守兵部尚书的官员,才有资格升任通政使司。
直接的变化是什么?直接增加了党争烈度,现在国朝有三京,有两个留守兵部尚书;其次是直接将五十五岁左右及以上的官员扫出了竞争来届国相的起跑线。
毕竟,通政使司这一环,直接就平白多了五年的期限,岁数大了还真扛不住。否则无数资源砸下去,事到临头身体不行了,各党中坚力量能气的吐血。
朱燮元读完叶向高的提案,饮一口茶,沉默不言等待讨论。被打落深渊重新起复,担任一个左通政对他来说已经很满足了,起码赶上了中兴的末路班车。也宣告他自身的清白,不是逆党,以后洗冤反正的力量,哪有当今皇帝直接赦免来的有力量?换言之,他山阴朱(邾)家,也是中兴功勋,后人自然也是中兴名臣之后。
朱弘昭缓缓点头,问:“叶公,此议可行。不知通政使一人,叶公属意何人?”
叶向高神色祥和,花白胡须抖着瞥一眼背后班列左首第一的袁可立,看向皇帝道:“兵部尚书袁可立干练通达,深孚众望。曾为通政使司左通政,素有经验。臣举荐袁可立,担任通政使。”
袁可立对叶向高笑笑,眼前很明显,叶向高自己摆了一个台,皇帝开口,叶向高顺势又卖了他袁可立一个人情。一个看起来是举荐、传位的天大人情,实际上确实铁板钉钉的东西,可又不能不还,否则别人会怎么看纯阳党?
朱弘昭看向袁可立道,又环视各处:“诸卿以为如何?”
“臣等无异议。”
“既如此,通政使司如叶公所提,抬格从一品。除袁可立兵部尚书一职,委以通政使一职。”
袁可立出列叩谢,山呼万岁,群臣又山呼‘圣上英明’。
朱燮元从殿中起身,回到文官班列第三排位置,袁可立坦然上前落座,自有殿中宦官上前,为他重新端来一碗茶。
朱弘昭又看向兵部左侍郎王在晋:“兵部不可无堂官,兵部诸卿各升一级,以补空缺。”
人人升官,兵部自然一片喜悦,齐齐拜谢后,端着自己茶碗换位置,王在晋坐到了袁可立此前的位置上,心中狠狠松了一口气。
这一步迈出,象征着纯阳党彻底奠定了接掌来届相府的大势。
台阶上,朱弘昭轻轻点头,一旁赵期握着金锤轻轻敲打玉盘,一声悦耳轻响传荡在殿中,人人肃穆看着袁可立。
深吸一口气,袁可立拿起第二封来自将府的提案。殿中排序是武左文右法司居中,武官哪怕在此前混在再不得已,朝廷排班时依旧在左,大明以左为尊。之所以先念叶向高的,是叶向高即将离任,给的人情面子罢了。
袁可立开始念将府的提案,是关于军三司制度的落实工作。军中有将府直属参军司、将府、法司联合管理的典
军司,以及将府、相府中兵部联合管理的后勤司,此外还有安置后备军官的虎贲司。
除五品虎贲司外,都是四品衙门,将府也要军三司抬格,抬到三品衙门。最重要的是后勤司,要确立后勤司对地方兵站、军粮武库仓储的直接调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