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敢杀人的心肠,与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何等的相似,有个能让朱弘昭下不了手的人去劝谏他
,对谁都好。
可杨鹤说的有道理,她不能不为以后做考虑。
轻咳两声,孟弘略道:“先生若为名誉担忧,这点大可放心。监国殿下若亲善先生,不长眼的东西,自有监国殿下收拾。我孟府,亦会为先生正名,先生是为天下人去的,也是为江南士绅去的。不开眼的混账东西,甚至不劳监国殿下,我孟学、心学子弟决然不会坐视不理。”
“再者,先生入宫若得不到殿下亲善,留在宫里宫廷音律典籍,编写当世乐谱留于后人,也是极好的。总比这繁华于表,败絮其里的秦淮来的强。”
孟弘略不得不为士林做考虑,他筛选心学子弟,要带着他们磨练身心,为的就是让朱弘昭能看顺眼士林子弟,让他知道士林子弟也是于国有用的。
强大的朱弘昭,给了无数人的压力。
孟弘略甚至相信,只要为宝卷先生入宫造足势头,江南士绅就会安心,江南安心,朱弘昭也就少了猜忌。彼此少了猜忌,才能融洽,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
谈,没必要直接动刀子。
动刀子,在朱弘昭面前,江南人甚至连趁手的刀子都没有!
区区一个陈策带着青州卫来南京,这座江南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重镇,直接就软了。要知道青州卫是水师编制,编成以来只在天津北运河击溃了天津镇毫无军备的叛军杨国栋部,再无其他战绩。
飞熊军、神策军可都是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威名,而青州军威名平平,都能把南京、江南镇住,可想而知江南人在武力方面,有多么的孱弱。
朱弘昭有武力,有大义,江南人有财力,有笔杆子,双方都有自己的思想追求,双方撕破脸皮,绝对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所以,能避免还是要避免的比较好。
朱弘林想的没那么远,他只想找到一个替代品去关心朱弘昭。
谁都想关心朱弘昭,能不能得到朱弘昭的信任是关键。而巧遇的宝卷先生,有极大的可能得到朱弘昭
的信任和亲善。
朱弘昭实在是太多疑了,想要他信任一个人,并接受对方的关心,实在是太难了。
朱弘林身体不好,他可以劝朱弘昭,可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他不希望自己死后,自己的弟弟面对一群只围着他讨好处的人。
失去亲情的羁绊,朱弘昭做出什么事情,朱弘林想都不敢想。作为宗室,作为朱以溯的嗣子,他的良心催促着他,他不能让自己的弟弟被一群冷血只要好处的人环绕。
他不信任朱弘昭的那些女人,包括后母侯氏。给了宝卷先生承载江南和天下平安的负担,他相信这位宝卷先生不会让他失望。
一个能在秦淮河上生活这么久而不为繁华所动的奇女子,留在这里还生活的很好,说明她聪明,才艺卓绝也说明她聪明,没有急着答应也说明她聪明。
如霜月华下,宝卷先生哭笑不得,这些衣冠楚楚的人,自己不敢去,却将她一个弱女子送到虎口。
可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决定她的命运,她没有第二条路选择。
杨鹤眼神闪烁,他觉得自己应该见见老朋友,一个宝卷先生只能管一时,能不能起作用还是另说。他觉得应该遴选一批名妓,随宝卷先生入京…
最好,将来的太子有南人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