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台阶上垒砌层层明灯,照的整个宫院内一片明亮。
各种烟花备好,就等着皇室来燃放。
宫门前拥挤,宫人们与锦衣卫禁军仿佛遗忘了几日前的恐怖事情。都洋溢着笑容,相互道喜贺岁。
只有这个时间,宫里的人才能享受到民间的快乐。
接受这些宫人们的贺喜,朱弘昭抱拳回贺,在锦衣卫禁军护卫下进入乾清宫。
“夫君,那灯楼有十五重!”
李幼娘穿着服饰规格仅次于皇后,拉着朱弘昭的手臂,指着一座全由各色明灯构建的纸楼。
朱弘昭握着她的手笑说:“以后咱在山东守岁,弄个更高更亮的!”
乾清宫四周站满了手持明灯的宫人,杂技团表演着各种拿手杂技,走绳的、喷火的、玩儿杂技的,也有表演身体柔韧性的。
更有一人,躺在大桌上双足蹬着木制车轮,车轮飞旋在腿间,而这人一心二用,手里握着短笛还在吹笛。
还有一队童子踩着高跷,为首童子手中执旗引导方向,后面的童子踩着高跷跟着行走,手里都握着短笛吹奏。
朱弘昭拉着李幼娘在人堆中穿行,李幼娘四下张望蹦跳指着一个方向兴高采烈呼喊:“夫君,你看那女子能在鼓上做舞!”
扭头去看,一面大鼓上一名少女裹着紧身棉袄取暖外披宫纱,身段显得窈窕在鼓面跳动,踩着鼓点,双袖长带飘舞,身子飘逸如飞天仙女。
四周八面小鼓围圆,童子敲鼓配合着鼓点。
宫人们让开道路,朱弘昭牵着李幼娘挤过去贴近了看,这少女舞姿刚柔并济,十分之悦目,看的也舒爽。
李墨轩也挤了过来,见朱弘昭欣赏这舞技,掏出荷包笑说:“齐王,宫里打赏流行这个,雪花银豆。”
说着,李墨轩对鼓面上的少女轻喝一声:“舞姿不错,齐王有赏!”
手中荷包抛出,鼓面上的少女舞姿微变,一脚踹出将荷包踹起来抛落在鼓下竹篮中,蒙着面纱的少女舞姿不停,道谢:“谢齐王千岁赏。”
“有意思,走,咱放烟花去。”
看了会儿那跳舞少女柔韧有力的身段,朱弘昭带着李幼娘走了。练武的和练舞的区别不大,都是锻炼身体的。
在他看来,这少女舞技好,给一把小刀就是一个好刺客…
乾清宫殿前,天启也是刚刚从皇极殿回来,接受完百官勋戚的辞岁拜贺。他换上一身布袍,戴着网巾束发,桌前放了三个碗,拿着一个豆子搁桌上,碗扣住飞速倒换,让皇后、信王等人猜。
皇后先猜没猜中,信王二选一也没猜中,最后一个碗被天启揭开也是空空如也,他不由得意哈哈大笑:“出乎预料吧?朕可学了许久才学会这一手!”
“瞧你那点出息,耍诈术得意个什么劲。”
张嫣嗔骂,天启不乐意了:“看来皇后也有一手杂技,要不皇后你来试试?”
这时候朱弘昭赶过来,抱拳道:“皇兄、皇嫂,臣弟也备了一手杂技。”
说着他取出一枚黄灿灿天启通宝在右手手心晃了晃,握拳展开五指,手心的铜板不见了。
“不算稀奇,铜板应该在指缝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