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请土官出兵,朝廷也要有所表示,赏赐也是大大的。而奢崇明又有大志向,比如兴复彝国,反正他觉得土官和大明番邦国王没啥区别,继位都需要朝廷任命,只是国王的名声更响亮一点,排场也更大一点。
如果在辽东立下大功,可能朝廷还会封他个王当当,所以奢崇明满怀期望而来。现在为朝廷出战,吃着朝廷粮饷还能练出一支精兵,多好的事情啊。结果他失望了,彻彻底底失望了。
明军的规矩就是客军要自筹粮饷,带兵到重庆的奢崇明和他儿子奢寅,女婿樊龙、部将张彤等人找巡抚徐可求索要军饷。
毕竟土官的兵是彻彻底底的私兵,不能和朝廷地方供养的战兵并论,巡抚徐可求同意发饷。但朝廷内的事情也就那样,足饷是不可能发的。没有拿到足饷,这让奢崇明父子如何能满意?
然后奢崇明又找兵备道官员核实兵员,好领取铠甲武器。可彝兵悍勇有余而行伍军纪散漫,也可能是奢崇明打
点不到位,被兵备道官员拿捏,让他回去重新募兵,这批兵质量不过关。
两万人跑来跑去,吃喝全是奢崇明的,他如何能接受这个说法?
然后又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彝兵之中有随行女子,在河边洗衣,当地驻军巡哨路过调笑两句,随即被过往的彝兵一顿狠揍。
事情闹大了,内部本就不满,奢崇明觉得自己被明朝官员轻视,心中火大。
要知道,是他上书朝廷自请永宁、水西两地的彝兵赴辽作战。本以为朝廷会大大嘉奖,可他带着族里精壮前来,三番两次被轻慢,这让他无比的愤怒。
他一个偏居西南僻壤的土官怎么可能知道朝廷里的规矩?又怎么知道明朝此时贵文贱武,人家堂堂巡抚,连手握数万大军的总兵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他一个麾下散漫,不懂规矩的土官了。
彝人本就意气重性子直,加上又看不起各地驻军战斗力,干脆先造反,打不过再投降不迟。水浒传上不是说了吗,造反为的就是招安,搞不好还能弄个王位回来。
于是重庆的官员倒霉了,巡抚徐可求,朝堂上也是挂号的重要人物,以及重庆的二十多名官员都被奢崇明宰了
出气。
成功发动叛乱后,这伙兵备道认为要打回去重新募的不合格彝兵,一举占据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遵义,势如破竹。奢崇明显然不是造反的料子,不知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
迫不及待地建国号“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紧接着招募士卒,奢崇明和儿子奢寅率军数万分道于十月中旬向成都进发,先后攻陷富顺、内江、资阳、简州、新都、直达成都东南不远处的龙泉。
得知奢崇明叛乱造反,水西传承千年的安氏响应。二十年前贵州遵义传承六七百年的土官杨应龙造反,秦良玉平定的时候水西安氏出力甚大。
这现在水西安氏当家人是奢崇明的妹妹,而奢崇明又娶了安氏女子,两家姻亲无比亲密仿佛一家,现在奢崇明造反,水西安氏也只能响应。否则奢崇明被平定,搞不好安氏也要受到牵连。
二十年前的杨家就是例子,被朝廷灭了,顺带的还将当地土官制度废除,改土官为流官,设置府县,也就是遵义。
反正西南地区山多路少,一片穷山峻岭。朝廷大军再多,补给不易,也施展不开,所以调不来多少。只要打一
架,打的猛一点让朝廷知道他们不好收拾,再投降不迟。
传承千年,又世代与四周土官豪强宗族联姻,水西安氏的影响力大的惊人。他们一动,引发连锁反应,叛兵数日间高大十余万。